[发明专利]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5811.0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有原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移动显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23/06;F21V7/05;F21V17/10;G02F1/13357;G02F1/133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单元 使用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包括彼此正交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矩形导光板;
沿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边设置的柔性基板;
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并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边发射光的光源,从所 述光源发出的光从所述矩形导光板的上表面出射至外部;以及
连接柔性基板,所述连接柔性基板电连接至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光 源,并沿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边设置至所述背光单元的外部,
其中所述导光板正对所述连接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二边以与所述导光板的 所述第一边成一锐角被切去,从而在所述第二边上形成倾斜的切去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被具有分别 对应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和第二边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的框架保持,且被弹 性元件从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边相对的所述导光板的第三边推向所述第二框 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被设置在 所述导光板的第三边处,比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边更接近与所述导光板的所 述第一边相对的第四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正对设置在 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三边处的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第二边是连接至所述倾斜 切去边的平直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柔性基板从在 所述第二框边中形成的凹的取回部分取回。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配备在沿 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三边设置的保持元件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反射 薄板,所述反射薄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且具有主板和建立在所述主板毗邻 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边的边上的侧壁,用于将入射到所述导光板的光反射至所述 导光板的上表面,而且所述反射薄板的所述侧壁沿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切去 边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被具有对应 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和第二边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的框架保持,且被弹性元 件从与所述第二边相对的第三边推向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框边,所述弹性元件 配备在沿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三边设置的保持元件中,而且所述连接柔性基板 从在所述第二框边中形成的凹的取回部分取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正对所述连 接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二边包括第一平直边部分、以与所述第一边成一锐角连接 至所述第一平直边部分的倾斜切去边部分、以及连接至所述倾斜切去边部分并 正交延伸至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边的第二平直边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被具有对 应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的框架保持,且被 弹性元件从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边相对的第三边推向所述框架的所述第 二框边。
1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包括彼此正交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矩形导光板;
沿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边设置的柔性基板;
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并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边发射光的光源,从所 述光源发出的光从所述矩形导光板的上表面出射至外部;
连接柔性基板,所述连接柔性基板电连接至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的所述 光源,并沿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边取回至所述背光单元的外部;以及
用于覆盖所述导光板从而限定有效照亮面积的上框架,以及
其中所述导光板正对所述连接柔性基板的所述第二边以与所述导光板的 所述第一边成锐角被切去,从而形成倾斜的切去边,
其中所述切去边在所述有效照亮面积之外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边相 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被具有对 应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的框架保持,且被 弹性元件从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边相对的第三边推向所述框架的所述第 二框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移动显示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芝移动显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58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股流热交换器及单一空气控制的热箱设计
- 下一篇:组电池以及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