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跟踪滤波器的低成本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5827.1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R·霍伊尼-普尔法德;A·皮奥瓦卡里;A·A·拉菲;M·H·科罗奥卢;D·S·特拉格;A·L·科班 | 申请(专利权)人: | 硅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政权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跟踪 滤波器 低成本 接收器 | ||
相关、共同待审申请参照
在Ramin K.Poorfard发明的与本申请同一天申请且转让给本申请受让 人的申请号未知、律师卷号为1052-0046的题为“使用跟踪带通滤波器和低 通滤波器的低成本接收器(Low-Cost Receiver Using Tracking Bandpass Filter and Lowpass Filter)”的共同待审专利申请中可找到相关主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射频(RF)接收器,更具体地涉及使用跟踪滤波器的 RF接收器。
背景技术
射频(RF)接收器广泛用于多种应用,诸如电视接收器、蜂窝电话、 寻呼机、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线缆调制解调器、无绳电话、卫 星无线电接收器等。本文所使用的“射频”信号表示传递有用信息且具有从 约3千赫兹(kHz)到数千吉赫兹(GHZ)的频率的电信号,且与传递此 类信号的介质无关。因此RF信号可通过空气、自由空间、同轴电缆、光缆 等传输。一种常见类型的RF接收器是所谓的超外差接收器。超外差接收器 将所需的数据载波信号与可调谐振荡器的输出混频,以产生固定中频(IF) 的输出。然后可对该固定IF信号方便地滤波并下变频回到基带以便进一步 处理。因此超外差接收器需要两个混频步骤。
例如,电视接收器可将48兆赫兹(MHz)到870MHz的频带中的一 个频道转换至44MHz的中频。而且在美国,FM收音机通常将在从88.1MHz 到107.9MHz频带中的200KHz信道中广播的FM音频信号转换至10.7 MHz的中频。因为电视接收器所需的宽频率范围,所以设计低成本的高质 量电视接收器是困难的。
通常使用诸如电感器、变容二极管以及电容器之类的分立部件构成高 质量电视接收器。虽然这些接收器的性能已经很好,但它们昂贵而且体积 大。需要使用现代集成电路技术的成本优点。不幸的是,现有的硅基电视 调谐器没有分立调谐器性能好,从而没有在市场中变得有意义。而且,使 用了集成电路技术、同时保持可接受性能的电视接收器仍需要外部的分立 部件,从而增加了它们的成本。因此,未能完全实现集成电路技术在降低 电视接收器成本上的期望。
那么,需要的是用于诸如电视接收器之类的应用的新的接收器体系结 构,该新的体系结构不仅能保持分立接收器的高性能,还能利用集成电路 技术提供的成本降低。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接收器包括跟踪带通滤波器和信号处理电路。 该跟踪带通滤波器具有用于接收射频(RF)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和输出。 该跟踪带通滤波器包括设置在半导体管芯上的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电感 器。该至少一个电感器可操控地耦合至跟踪带通滤波器的第一部分。该信 号处理电路具有耦合至跟踪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输入和用于提供经过处理 的信号的输出。该半导体管芯和该至少一个电感器被集成到单个多芯片模 块(MCM)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接收器包括跟踪带通滤波器、功率检测器、信 号处理电路以及微控制器。跟踪带通滤波器具有用于接收射频(RF)输入 信号的第一输入、用于接收中心频率调节信号的第二输入以及输出。该跟 踪带通滤波器包括设置在半导体管芯上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集成的无源器 件(IPD)上的至少一个电感器。该至少一个电感器可操控地耦合至跟踪带 通滤波器的第一部分。该功率检测器包括耦合至跟踪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 输入以及输出。该信号处理电路包括耦合至跟踪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输入 和用于提供经过处理的信号的输出。该微控制器包括耦合至功率检测器的 输出的输入和耦合至跟踪带通滤波器的第二输入的用于调节跟踪带通滤波 器的中心频率的输出。该半导体管芯和该IPD管芯被集成到单个多芯片模 块(MCM)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硅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硅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5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