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6095.8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6/00 | 分类号: | B08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装置发展趋势倾向愈来愈精密。这类的精密电子装置都必需保持清洁,否则,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就会减短。在生活中,最常见到的问题就是在电子装置内积聚了粉尘。
一般而言,这些已卡在电子装置内的粉尘,都不容易清理。清理粉尘的方法有很多,最普遍的就是利用毛刷清理粉尘。但是,毛刷不但不能彻底地清洁,有时候毛刷本身的毛屑还会掉入电子装置内,甚至是在清理的过程中导致粉尘到处发散,反而更不容易清理。
因此,清理粉尘的相关技术也就逐步研发产生。清理粉尘的相关技术可见于中国台湾公告专利I271603号专利。此专利为一种具有静电集尘功能的馈纸装置,其包含一馈纸通道、一馈纸滚轮、一集尘通道及一静电产生器。馈纸滚轮位于馈纸通道上,用以馈送一纸张通过馈纸通道。集尘通道具有连接至馈纸通道的一入口,以及位于入口的反侧的一出口。静电产生器设置于集尘通道的出口旁,用以产生静电电荷并通过集尘通道及馈纸通道来吸附纸张的粉尘。
上述的静电集尘功能的馈纸装置,是指将馈纸送入馈纸通道,静电产生器的转动组件与固定部摩擦产生静电,因而吸附馈纸上的粉尘。但是,现在的除尘装置会有其它的需求。例如,利用除尘装置清理计算机键盘上的粉尘。再者,某些除尘装置可以清理计算机主机板上的粉尘。目前的除尘装置亦不具备此些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露一种静电除尘器,其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亦可针对电子装置的粉尘做清理。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静电除尘器适于吸起物体表面的粉尘。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输送带、静电产生组件。壳体具有吸入端以及集尘端。输送带位于壳体内,输送带被致动时是依序移经吸入端及集尘端,输送带是外露于吸入端。静电产作组件是位于输送带移动路径且位于吸入端之前,静电产生组件是于输送带移动时,使输送带产生静电,当吸入端邻近物体表面时,输送带借静电而吸附粉尘。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静电除尘器还包括刮片,配置于集尘端,刮片是于输送带移动时,将被吸附的粉尘刮离输送带。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静电除尘器还包括集尘盖,配置于集尘端,集尘盖的一端是枢设于壳体,集尘盖的另一端是扣合于壳体,被刮离的粉尘落于集尘盖。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输送带是具有高分子表面,静电产生组件具有毛料表面,毛料表面接触高分子表面。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功效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输送带在移动时,与静电产生组件摩擦产生静电。带有静电的输送带是依序从吸入端移至集尘端,然后从吸入端吸附邻近的物体表面的粉尘。而集尘端的刮片再将被吸附的粉尘刮离至集尘端收集。当集尘端的粉尘满了,可以将集尘端的集尘盖打开以清除粉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静电除尘器的剖面图与物体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集尘座开启位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3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静电除尘器
12:壳体
14:吸入端
16:集尘端
18:螺丝
20:输送带
30:静电产生组件
40:键盘
50:粉尘
60:刮片
70:集尘盖
80:滚轮
90:主滚轮
100:从动滚轮
110:动力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静电除尘器的剖面图与物体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静电除尘器10适于吸起物体表面的粉尘50。上述的物体在此实施例以键盘40作为说明,但不限定于键盘40,物体亦可为电路板、机壳、电话、鼠标或屏幕等。键盘40有粉尘50。
静电除尘器10包括壳体12、输送带20以及静电产生组件30。壳体12具有吸入端14以及集尘端16。输送带20位于壳体12内,输送带20被致动时是依序移经吸入端14以及集尘端16,输送带20是外露于吸入端14。也就是说,输送带14的行径路线是从吸入端14移动并经过集尘端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