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中央处理器插座转换成低速总线的架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6228.1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富崇;蔡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处理器 插座 转换 低速 总线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将中央处理器插座转换成低速总线的架构,尤指一种将中央处理器插座转换成低速总线的架构,利用未使用到的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连结器上,设置一低速总线的转接接口,并利用电压及信号转换器来提供低速总线应有的信号,提供伺服器主机板另一种不同架构的选择性。
背景技术
在电脑的应用上,为使电脑具备有较为强大的运算效能,会在主机板上置二个以上的中央处理器,通常应用于电脑伺服器的系统中,以提供电脑伺服器庞大的运算数据量,而多个中央处理器在电脑伺服器领域中成为常使用的电路架构。
英特尔(Intel)在2010年的Romley Platform中,将多个PCIe的接口内嵌到中央处理器(Sandy Bridge)上。在超微(AMD)的产品当中,也有HT(Hyper Transport)接口转PCIe的集成电路(IC)问世。就以中央处理器的设计趋势而言,将会包括更多周边功能,所以像是PCIe等的较为低速接口,也可能被加装在中央处理器(CPU)上;但中央处理器一旦功能随着新产品的研发而日渐强大,相对于中央处理器周边对应的集成电路(IC)不是被弱化取消,要不就是需要拥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其中一个是可以直接用中央处理器总线(QPI或HT)和中央处理器沟通,故未来势必有更多将中央处理器总线转成“较低速”总线(业界标准总线,如PCIe)的集成电路出现。目前一般伺服器的中央处理器市面上平均售价皆超过US$250以上,故常有顾客购买超过两个中央处理器以上的主机板,但却只买一个中央处理器,形成第二个中央处理器可利用的资源浪费,本发明正为解决这个问题,将第二个中央处理器设计成可使用低速总线的电路架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脑伺服器领域中应用的多个中央处理器,由于总线与周边对应的集成电路不匹配,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将中央处理器插座转换成低速总线的架构,其设置于第二中央处理器插座中,其包含有:
若干总线接口,用以插接低速总线接口;
一转换信号集成电路,汇集第一中央处理器的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若干总线接口的信号;
若干个电压转换器,将一电源信号的电压转换成总线接口所需要的电压值;以及
一可编程逻辑电路,连接一外部电压,用以提供若干组电压转换,以供该些电压转换器及该转换信号集成电路来使用。
较佳者,该转换信号集成电路更接受至少一个以上的中央处理器电压供应模块来供应必要的电力。
较佳者,该若干总线接口指储存装置接口、网络卡接口或其他总线接口。
较佳者,该储存装置接口指PATA或SATA接口。
较佳者,该其他总线接口指PCI、PCIE或ISA接口。
较佳者,该若干个电压转换器,包括有第一电压转换器、第二电压转换器、第三电压转换器及第四电压转换器,而其第一电压转换器及第二电压转换器为将第三电压转换器及第四电压转换器的电压转换成驱动转换信号集成电路的电压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将中央处理器插座转换成低速总线的架构,将中央处理器插座转换成低速总线的架构,利用未使用到的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连结器上,设置一低速总线的转接接口,并利用电压及信号转换器来提供低速总线应有的信号,提供伺服器主机板另一种不同架构的选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将第二中央处理器转换成低速总线的架构图;
图2为图1的为详细的功能方块电路架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中央处理器;12-北桥芯片;13-南桥芯片;14-只读存储器;15-第一网络卡接口;16-第一储存装置接口;17-第二中央处理器插座;171-转换信号集成电路;172-第一电压转换器;173-第二电压转换器;18-第二储存装置接口;19-第二网络卡接口;20-第一插槽接口;21-第二插槽接口;22-其它总线;23-第三电压转换器;24-第四电压转换器;25-第一中央处理器供电模块;26-第二中央处理器供电模块;27-第三中央处理器供电模块;28-可编程逻辑电路;29-外部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现配合下列的图式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结构,及其连结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翻译系统及计算机翻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资源共享的组件间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