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油自动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6296.8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军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C11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500 山东省东平县东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出与混合油溶液过滤器,直接涉及一种混合油自动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浸出制油是一种先进的制油方法,浸出制油具有粕中残油率低、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佳、粕的质量好等优点。浸出法制油都要经历浸泡胚料,分离胚料,得到纯浸出混合油溶液。现在浸出混合油溶液过滤器有很多种,都设置安装在浸出器上面,因为这样能使浸出混合油溶液中携带的固体粕渣二次排放到浸出器里面,这样既能减少粕料的浪费,又能使固体粕渣中渗透的溶剂在密封状态下进入浸出器里面。固体粕渣的排放要通过过滤器下面的排渣阀门,排渣阀门一般为球阀,由于过滤器体积的限制加上浸出混合油中粕渣的含量多少,定时排放粕渣成了浸出操作工作必需程序,但由于工人排渣不及时造成排渣阀门堵塞,浸出毛油过滤中积累粕渣过多,过滤器堵塞,造成停车清理。清理工作是把过滤器打开,先分离滤网,再用铜棍打开排渣口,这种方法会造成溶剂浪费,又不安全,操作不慎还会引起溶剂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混合油自动排渣装置,能解决人工排放的劳动强度,避免因排放不及时造成排渣阀门的堵塞停车排堵现象的发生,减少溶剂的浪费,保证人身安全,保障开车正常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合油自动排渣装置,具有过滤器排渣口、浸出器料格和料格隔板,支点、支架、拉簧、堵塞阀和堵塞阀支撑杆组成混合油自动排渣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架由两块径向钢板和一块横向钢板焊接成U型,两块径向钢板长30cm,分别等距离固定于排渣口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方案,所述支点为一横向轴承,轴承外壳与支撑杆固定连接,轴承内壳与横向钢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堵塞阀设置于排渣口处,上面呈弧状,顶端与排渣口末端密封活动性接触;堵塞阀下端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下伸到浸出器料格中。
本发明由于在过滤器排渣口处设置了可活动的堵塞阀,解决了因排渣阀门的堵塞而造成停车排堵的问题,既能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人身安全,又能减少溶剂的浪费,保障开车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发明工作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混合油自动排渣装置的结构,由支点2、支架3、拉簧4、堵塞阀1和堵塞阀支撑杆8组成,支架3由两块径向钢板和一块横向钢板焊接成U型,两块径向钢板长30cm,分别等距离固定于排渣口6两侧;支点2为一横向轴承,轴承外壳与支撑杆8固定连接,轴承内壳与横向钢板固定连接;堵塞阀1设置于排渣口6处,上面呈弧状,顶端与排渣口6末端密封活动性接触;堵塞阀1下端连接支撑杆8,支撑杆8下伸到浸出器料格7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隔板5随浸出器料格7转动时带动堵塞阀支撑杆8围绕支点2移动,这样就使堵塞阀1的上端与排渣口6错开,接触面减少,排渣口6上面的油渣落入料格7中;而当堵塞阀1的支撑杆8滑下隔板5时,支撑杆8又在拉簧4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堵塞排渣6口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军,未经王丽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烟气脱汞的卤素喷加装置及其喷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