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鳝鱼解剖剔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6352.8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茂;焦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泽茂 |
主分类号: | A22C25/00 | 分类号: | A22C25/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100 湖南省岳阳县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鳝鱼 解剖 剔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剖鳝鱼的设备,特别指一种全自动鳝鱼解剖剔骨机。
背景技术
鳝鱼由于其味美且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该食物虽好,但其解剖并取出骨头和内脏的方法却让人们头痛。目前,人们杀鳝鱼的方法均由人工一条一条逐条解剖,先是将鳝鱼打晕后,用尖栓插入鳝鱼头内钉在砧板上,一手捉住鳝鱼,一手握刀,用刀尖从鳝鱼背顺着鱼身的脊骨直剖到鱼尾,然后扒开鳝鱼肚,用刀剔除骨头和内脏,这种传统的杀鳝鱼的办法有容易刺伤手指,而且效率低,特别是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全自动鳝鱼解剖剔骨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以下结构的剖鳝机:
包括设置在主体机架上的进料部件A、储料部件B、输料部件C、夹料部件D、剖料部件E和出料部件F,及设置在各部件间的传动组件和电源控制部件,其中:
储料部件B为三角形的箱体,设置在主体机架顶部一侧,进料部件A为一可旋转的筒体,通过辅助机架设置在储料部件B上部;输料部件C与储料部件B的输料口相通,且输料部件C为一组齿轮,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将料输至剖料部件E;剖料部件E由可旋转的解剖轮及设置在解剖轮旁的解剖刀和剔骨刀组成,通过固定轴悬置在主体机架上;夹料部件D与剖料部件E相邻设置,且夹料部件D的夹料钳设置在解剖轮背面开孔处用于夹持鳝鱼头部;出料部件F设置在剖料部件上。
本发明将鳝鱼加工的传统手工方法变为机械加工,使用本发明不但能避免刺伤操作人员的手,而且提高了加工剖鱼的效率,改变了卫生条件,同时也可为鳝鱼的养殖业发展提供条件,有效地解决了杀鳝鱼取肠、剔骨的麻烦,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法。本发明从夹住鱼头到剖开、剔骨、清除内脏和骨头以及切头,最后铲入出料口一气吁成,而且同时将鱼肉和废弃物分开了,非常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图1剖视图
图4是图3I向视图
图5是图3J向视图
图6是本发明剔骨刀组件结构图
图7是图6侧视图
图8是图6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8可知,本发明包括设置在主体机架13上的进料部件A、储料部件B、输料部件C、夹料部件D、剖料部件E和出料部件F,及设置在各部件间的传动组件和电源控制部件,其中:
储料部件B为三角形的箱体,设置在主体机架13顶部一侧,进料部件A为一可旋转的筒体,通过辅助机架31设置在储料部件B上部;输料部件C与储料部件B的输料口相通,且输料部件C为一组齿轮,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将料输至剖料部件E;剖料部件E由可旋转的解剖轮及设置在解剖轮旁的解剖刀和剔骨刀组成,通过固定轴悬置在主体机架13上;夹料部件D与剖料部件E相邻设置,且夹料部件D的夹料钳设置在解剖轮背面开孔处用于夹持鳝鱼头部;出料部件F设置在剖料部件上。
本发明所述的进料部件A包括转晕筒16和设置在转晕筒16两端的进口30、出口32,及设置在转晕筒16一端的皮带轮33,其中皮带轮33连接设置在辅助机架31上的电机17。
本发明所述的储料部件B包括储料箱18和设置在储料箱18一端下部的输料口34,其中储料箱18内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分拣槽35,储料箱18内还设置有一条与输料口34相通的输料槽36。
本发明所述的输料部件C包括与输料口34相通的护料通道37,设置在护料通道37顶部支架38上的两相互啮合的进料齿轮12,和枢接一进料齿轮12的连接轴伞齿轮14;其中两进料齿轮12还分别与两排转向齿轮15啮合,两排转向齿轮15驱动设置在护料通道37一端的两进口齿轮39送料;所述的转向齿轮15设置在支承板40上,支承板40一侧设有开合弹簧架29,另一端连接张合杆53。
本发明所述的夹料部件D包括夹料支架41和夹料钳42,其中夹料支架41上设置有一凹口,夹料钳42一端伸入剖料部件夹料,另一端在动力驱动下在夹料支架41上旋转,且夹料钳42滑入凹口为放料,滑出凹口为夹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泽茂,未经黄泽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震自动救生床
- 下一篇:施工升降机重量限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