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6565.0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崔源茂;张文琪;高翊峰;陆学森;陈宥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变换 移动 装置 操作 模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方法及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 操作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演进,移动装置变得体积更小且功能更强大,而其所 连接的无线网络也随之改进。这些改进将使得移动装置能够超越传统的语 音通话,而连接网络以执行多样化的功能。举例来说,移动装置可用来寄 送电子邮件、浏览互联网,以及发送即时讯息。许多装置也包括具整合地 图(例如由网络下载的地图)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接收器。
在许多实例中,这些移动装置可以支持提供区域连结的无线标准,例 如蓝牙或IEEE802.11,而这些标准将使得装置能够连接至无线区域网络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甚至可通过点对点(Peer-to-peer) 模式与其他移动装置进行通讯。
不幸的是,这些移动装置的使用量并未跟上这些新增的功能。而随着 技术演进,有需要提供一种更有用的方式来将一般的任务自动化,藉以让 移动装置能够较佳地利用这些新增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动变换操作模式的移动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应移动装置的位置或使用的改变,自动变换移动装 置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系统(以下简称为模式变换系统或系统)。移动装置 包括多个可提供移动装置及其环境相关信息的多个感应器,此相关信息例 如是位置信息、入射光强度及物体趋近。此系统可监控这些感应器与操作 系统所执行的应用程序,并根据监控结果,变换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系统是在来电期间监控移动装置。如 果系统在来电期间检测到移动装置的前面有物体,则其会通过暂时关掉铃 声或将移动装置变换为静音模式或纯震动模式的方式来变换操作模式。类 似地,在通话期间,系统也可检测移动装置是否移动到正面朝下的位置。 而对应于这种状况,系统会自动将移动装置的操作模式由标准通话模式变 换为电话扩音(speakerphone)模式。此外,移动装置也可对应某些形式的 使用者互动而自动变换操作模式,例如是当使用者启动应用程序或是将指 向装置从移动装置上相关联的插槽移出。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 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适于实施模式变换系统的移动装 置100的前视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代表模式变换系统运作环境200 的网络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300的结构范例的高阶 方块图。
图4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模式变换系统400的逻辑方块 图。
图4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利用电性特征以检测指向装置 是否存在的简单电路440。
图4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路460。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在接收到来电时自动变换移动装 置操作模式的程序500的流程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根据感应器信息在通话期间自动 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程序600的流程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根据装置的非语音使用在通话期 间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程序700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2、203、300:移动装置
101:机壳
102:按压按钮
104:方向键盘
105:麦克风
106:喇叭
108:相机
109:触摸感测元件
110:显示器
200:图像位置系统运作环境
204:GPS卫星
206:无线连结
208:位置信号
210:蜂窝式无线电收发装置
212:公用交换电话网络
214:互联网
216:远端电话
218:远端装置
220:电子邮件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