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增塑珊瑚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6723.2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孟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康胜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孟志斌 |
主分类号: | A61L27/42 | 分类号: | A61L27/42;A61L27/56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黄洪 |
地址: | 410114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珊瑚 人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人造骨及其制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显著提高 医用人造骨强度的、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显著降地低制作周期和成本的、生产排 放符合环保要求的高强度增塑珊瑚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缺损的植骨填充,脊柱及关节的融合所需的植骨材料一直是骨重建与修 复的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在于找出具有良好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的生 物材料作为骨移植材料。先后有多种材料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如同种异体骨、 异种异体骨、异体煅烧骨等,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传统的同种异体骨、 异种异体骨的免疫原性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克服,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与自体骨移 植比较差异太大,临床应用效果不理想。
人工合成材料如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类物质、磷酸三钙TCP,由于目前工 艺及技术的限制,其机械强度达不到要求,同时该类人工材料无孔或孔径小, 孔道间的盲孔多或孔隙率变异大,孔隙交通达不到骨组织内向生长的结构要求。 1971年人们发现珊瑚具有与人骨相似的孔隙结构,并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开始应用原始珊瑚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移植材料,但临床应用发现机械强度达不 到要求,脆性大,进行精密加工困难,影响成骨,特别是在需要一定力学支撑 的部位进行应用时受到明显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生物相容性 好、骨传导特性好、无抗原性和具有良好的成型和机械加工特性的高强度增塑 珊瑚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人造骨的原材料包括天然 珊瑚块、骨水泥和辅料,所述天然珊瑚块为滨珊瑚,所述骨水泥为丙烯酸类骨 水泥。
所述滨珊瑚的微孔直径为200-500um。
制作上述高强度增塑珊瑚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包括工艺步骤原料准备、填 充、成型干燥和成品验收;所述工艺步骤填充,是将原材料放置在离心机内进 行高速离心处理,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用骨水泥对天然珊瑚块进行微孔充 填,所述高速离心处理在25~28℃的室温下进行,时间为2~8分钟。
所述高速离心处理的离心力,根据天然珊瑚块的尺寸大小调控在1~10g之 间。控在1~10g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医学各领域应用广泛,工艺简 单易行,生产过程中利于环保。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适合制造珊瑚人工骨的生产 企业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人造骨:
主要原材料包括天然珊瑚块、骨水泥和辅料,所述天然珊瑚块为滨珊瑚, 所述骨水泥为丙烯酸类骨水泥。
所述滨珊瑚的微孔直径为200-500um。
制作上述高强度增塑珊瑚人工骨的制备方法:
包括工艺步骤原料准备、填充、成型干燥和成品验收;所述工艺步骤填充, 是将原材料放置在离心机内进行高速离心处理,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用骨 水泥对天然珊瑚块进行微孔充填,所述高速离心处理在25~28℃的室温下进行, 时间为2~8分钟。
所述高速离心处理的离心力,根据天然珊瑚块的尺寸大小调控在1~10g之 间。控在1~10g之间。
所述滨珊瑚,主要产地为中国的海南、中国的台湾、日本、地中海、非洲 海岸、红海、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太平洋等地区。滨珊瑚属于有机珍宝, 三方晶体结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或介壳素,硬度:3,比重:2.68,折射率: 1.49-1.66,光泽:暗淡至玻璃般。由称为珊瑚虫的海洋动物骨骼遗物形成。这 些微生物以群居的方式生存,形成分枝结构,最终形成珊瑚礁和环礁,这些珊 瑚“树枝”通常具有独特的条纹或木纹结构。滨珊瑚为一种特殊的珊瑚,主要 分布在热带海洋,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结构为块状的多孔结构,与分支状的 鹿角珊瑚不同,它不含介壳素,独特的多孔结构使该类珊瑚被称为类骨珊瑚。
在本实施例中,丙烯酸类骨水泥为PMMA。
采用直径200-500um微孔的天然珊瑚,在高速离心力环境下使其微孔内均 匀充填丙烯酸类骨水泥,它能够改善人工骨的力学特性,使人工骨在耐压,碎 性,机械加工性能得到大的改善,同时具备骨移植材料的支撑,支架及骨传导 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康胜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孟志斌,未经湖南康胜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孟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撑开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 下一篇:治疗急性胃炎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