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灰熔融性测试仪的石墨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6732.1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8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020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熔融 测试仪 石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煤样测定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灰熔融性测试仪的石墨杯。
背景技术
煤灰的熔融特性直接关系到电厂锅炉是否结渣(俗称结焦)及其严重程度,因而它对锅 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关系极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灰熔融性测试仪对煤样进行灰熔融性 进行测定。目前,现有的灰熔融性测试仪包括高温炉、灰锥托板、石墨杯、取像机构以及控 制机构,将待测煤样的灰锥放置于灰锥托板上,在高温炉内完成加热,通过取像机构采集灰 锥在各个温度下的图像信号,从而自动或人工判断出煤样四个热症熔融温度,完成对煤灰的 熔融性测定。其中,石墨杯用来盛装石墨粒,石墨粒用来保持在灰熔融性测试仪工作时燃烧 炉膛内的弱还原气氛。现有结构的石墨杯均采用一个腔的结构,该腔具有一定深度,腔顶部 用来通入高温气体,采用这种结构高温气体往往只与石墨杯内表面的石墨粒发生充分反应, 而无法与腔内底部的石墨粒反应,一者将会造成气氛不足,影响到测定精度;二者将会造成 石墨粒反应不充分,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紧凑、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提高整机测量精度的用于灰熔融性 测试仪的石墨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灰熔融性测试仪的石墨杯,包括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包括由 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两层以上的腔体,所述每个腔体具有独立的透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腔体由一块以上在杯体组件的隔板分隔而成,所述透气孔开设于每段腔体的外壁上。
所述每个腔体为一独立的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定位销和嵌套台,所述杯体的顶部 设有透气孔以及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就在于:本发明用于灰熔融性测试仪的石墨杯,结构简 单紧凑、操作简便,其采用多层腔体的结构,每层腔体上都设有透气孔,高温气体可以同时 进入多个腔体内与石墨粒进行充分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石墨粒的使用率,在满足了实验过 程中燃烧炉膛内所要求达到的弱还原气氛的同时,也大大减小了石墨粒的耗费量,最终提高 了整机的测定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2中腔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2中腔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杯体组件;101、腔体;102、透气孔;103、隔板;104、嵌套台;105、凸台;106、 定位销;107、定位孔;2、石墨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灰熔融性测试仪的石墨杯,包括杯体组件1,该杯体 组件1为一独立的杯体,其内腔用来盛装石墨粒2,用来保持在灰熔融性测试仪工作时燃烧 炉膛内的弱还原气氛。本实施例中,杯体的内腔中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两层以上的腔体 101,灰熔融性测试仪工作时,每个腔体101内均盛装有一定量的石墨粒2。腔体101由一块 以上在杯体组件1内的隔板103分隔而成,每段腔体101的连接处设有凸台105,隔板103 放置于凸台105上。每段腔体101均具有独立的透气孔102,透气孔102开设于每段腔体101 的外壁上,供高温气体进入到腔体101内与其所盛装的石墨粒2发生反应。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发明用于灰熔融性测试仪的石墨杯,杯体组件1包括由上至 下依次排列的两层以上的腔体101,每个腔体101具有独立的透气孔102。本实施例中,每个 腔体101为一独立的杯体,其内腔用来盛装石墨粒2,用来保持在灰熔融性测试仪工作时燃 烧炉膛内的弱还原气氛。参见图3、图4、图5和图6,每个杯体的底部设有定位销106和嵌 套台104,杯体的顶部设有透气孔102以及与定位销106配合的定位孔107,多个杯体由上至 下叠放时,嵌套台104与杯体内腔配合保证各杯体之间叠放稳定可靠,定位销106与定位孔 107配合保证杯体叠放时方位的唯一性。上述透气孔102用于供高温气体进入到腔体101内 与其所盛装的石墨粒2发生反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 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