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弹簧系统安装与分离方式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7114.9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辉;莫荣利;刘建勋;向中华;郭红锋;陈文海;林立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F16F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弹簧 系统 安装 分离 方式 装置 | ||
1.一种空气弹簧系统安装与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空气弹簧与辅助弹簧的自由连接方式,空气弹簧为空气弹簧系统的上部分,辅助弹簧为空气弹簧系统的下部分,上部分先与车体连接在一起,下部分先与转向架连接在一起;辅助弹簧的上端板为金属部件,空气弹簧气囊与上盖板和下连接件连接好后,通过下连接件与辅助弹簧上端板之间的非橡胶的带锥面的凹形槽与凸台面及水平面进行装配连接;在空气弹簧系统装车前,空气弹簧气囊与上盖板及下连接件充气装配到位,通过上盖板的定位与连接装置连接到车体上,下连接件的中心有一个带锥形导向面的凹形槽或凸台;辅助弹簧通过底板上的连接孔或螺纹连接到转向架上,辅助弹簧上端板面有一个带锥形导向面的凸台或凹形槽;当车体在转向架上进行落车时,将空气弹簧下连接件的凹形槽或凸台缓慢套入辅助弹簧上端板面的凸台或凹形槽上,同时外水平面配合,即两界面配合到位,从而实现车体与转向架的装配;当车体与转向架进行分离时,直接抬起车体,即可实现在此界面上的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系统安装与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时上部份安装在车体上,下部分直接固定在转向架上;当车体落车时,通过上部分下连接件的带锥形导向面的凸台或凹形槽与下部分的辅助弹簧上端板的带锥形导向面的凹形槽或凸台进行装配连接,通过上下两部分带锥形导向面导向作用,将空气弹簧系统上下部分装配到位。
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弹簧系统安装与分离方法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空气弹簧系统在装车时分为两个部份,上部份由空气弹簧气囊及下连接件组成,下连接件为金属部件,和空气弹簧气囊连接在一块,下连接件和下部分的上端板连接的中心部位设有带锥形导向面的凸台或凹形槽,凸台或凹形槽由起承受剪切载荷的圆柱面、起导向作用的锥形面与过渡圆弧面以及水平面组成,凸台或凹形槽的外侧为水平面;下部份由辅助弹簧组成,辅助弹簧的上端板在中心部位设有与上部分下连接件配合的凹形槽或凸台,凹形槽或凸台由起承受剪切载荷的圆柱面、起导向作用的锥形面与过渡圆弧面以及水平面组成,凹形槽或凸台的外侧为水平面。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弹簧系统安装与分离方法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空气弹簧系统在装车时分为两个部份,上部份由上盖板、空气弹簧气囊及下连接件组成,下连接件为金属部件,下连接件与空气弹簧气囊连接,下连接件和辅助弹簧的上端板连接的中心部位设有带锥形导向面的凸台或凹形槽,凸台或凹形槽由起承受剪切载荷的圆柱面、起导向作用的锥形面与过渡圆弧面以及水平面组成,凸台或凹形槽的外侧为水平面;下部份由辅助弹簧组成,辅助弹簧的上端板在中心部位设有与上部分下连接件配合的凹形槽或凸台,凹形槽或凸台由起承受剪切载荷的圆柱面、起导向作用的锥形面与过渡圆弧面以及水平面组成,凹形槽或凸台的外侧为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1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