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内脂素基因9bp indel多态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7401.X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韩瑞丽;康相涛;陈宏;李建群;李转见;蓝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脂 基因 bp indel 多态性 检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内脂素(visfatin)基因9bp indel多态性检测方法,同 时还涉及该检测方法的应用,属于鸡遗传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畜禽的遗传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的现代育种技术是加快良种选育和 提高种群遗传品质,从而增加畜禽生产性能先进的有效的方法。应用分子标 记育种首先是在DNA水平上筛查和检测与鸡经济性状密切相关的遗传标记; 其次是建立其基因多态性的快速检测方法;然后实现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和实 现早期诊断选择。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被认为是继第一代限制性多态性标记、第二代微 卫星多态性标记之后的第三代基因遗传标记。通常所说的SNP包括碱基的插 入、缺失以及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变化。基因组DNA几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不 同于DNA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A/T/C/G)的替换而引起的多态性。对于单 个碱基的转换(以一种嘧啶置换另一种嘧啶或一种嘌呤置换另一种嘌呤)以 及颠换(嘌呤与嘧啶互换)所引起多态性的检测方法,最常见的有单链构象 多态技术(SSCP)、PCR-RFLP和直接测序技术等。但SSCP操作繁琐、耗时 长,影响因素较多,且实验过程中存在假阴性问题,所以,并非理想的SNP 检测手段;PCR-RFLP方法要求待测多态性位点是某一特定酶切位点,应用范 围局限;直接测序技术成本较高。且上述方法不适用于基因组DNA几个碱基 的插入/缺失多态的检测,对于基因组DNA序列插入缺失的检测,许多研究运 用了PCR-RFLP方法或PCR与琼脂糖检测相结合的方法,PCR-RFLP方法需要 一种针对突变位点的特殊的内切酶,且酶切产物最终还需用琼脂糖或聚丙烯 酰胺电泳检测,成本较高,耗时长。PCR与琼脂糖检测的方法可以检测基因大 片段序列的插入/缺失,但对于几个bp的插入/缺失难以判型。总之,需要探索 一种快速检测基因组DNA序列中几个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鸡内脂素基因9bp indel多态性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鸡内脂素基因9bp indel多态性检测方 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依据鸡内脂素基因9bp indel位点在基因组序列中的位置,以鸡内脂素 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2)以包含鸡内脂素基因的DNA序列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3)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鸡内脂素基因9bp indel多态性,当鸡内 脂素基因第10内含子缺失9bp时,其PCR扩增产物为一条带,将其命名为DD 基因型;当鸡内脂素基因第10内含子包含9bp的插入时,其PCR扩增产物为 一条带,且比DD基因型的PCR扩增产物多9bp,将其命名为II基因型;而 该位点杂合的个体,其PCR扩增产物为两条带,将其命名为ID基因型。
步骤(1)中所述的引物序列为:
PF:5′-GTGGTAGTGAGAGATAGCAGAAGG-3
PR:5′-AGTGAGACGCCGTTTCTAGTTC-3′;
由此,步骤(3)中所述的PCR扩增产物的长度分别是DD基因型为273bp, II基因型为282bp,ID基因型为282bp和273bp两条带。
所述的鸡内脂素基因其9bp(‘TAACCTGTG’)indel位点在鸡(Gallus)基 因组序列的第26128-26136碱基(如序列表中所示),其中鸡基因组序列在 Genebank中的登陆号为NC_006088。
所述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所用的凝胶浓度为10%或12%。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鸡内脂素基因9bp indel多态性检测方法的 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在于采用了一种鸡内脂素基因9bp indel多态性检测 方法的应用,所述的检测方法可用于鸡的辅助选择和分子育种。通过将基因 型与鸡的不同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确定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用于鸡的 分子育种。
所述的性状为经济性状,包括体尺性状、屠宰性状和肉质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包渣活化剂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活性胰酶的简易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