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风寒湿痹性慢性疼痛症的中药胶囊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7602.X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葛孔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孔顺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4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75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风寒 湿痹性 慢性 疼痛 中药 胶囊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风寒湿痹性慢性疼痛症的中药胶囊(又称金三杞肠溶微丸胶囊)。
二、背景技术
风寒湿痹性慢性疼痛症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根型颈椎病(包括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肩周炎,风寒湿痹等症,为常见多发病,对人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的工作、学习、劳动及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治疗此类病症的中西药物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使用并不尽人意,特别是中药汤剂,苦于中药汤苦涩难咽,使用繁琐,部分病人有返胃、呕吐反应,因此患者不乐于接受,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使医患双方常常陷于两难境地,大大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药物上的创新是必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性慢性疼痛症的中药胶囊,可有效解决风寒湿痹症的用药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风寒湿痹性慢性疼痛症的发病原因,多是由风寒痹阻、肝肾亏虚、血瘀气滞所致,治当以祛风解痉,活血通络,滋补肝肾为原则,据此,本发明采用由重量份数计的:三七3~3.5份、狗脊0.5~1份、枸杞1~1.5份、淫羊藿0.5~1份、菟丝子0.5~1份、怀山药0.5~1份、制首乌0.5~1份、当归1~1.5份、五加皮1~1.5份、秦艽1~1.5份、甘草0.5~1份制成,其中,将三七、狗脊、枸杞、淫羊藿、菟丝子、怀山药、制首乌、当归、五加皮、秦艽和甘草捡净杂质,风选去除粉尘,烘干粉碎成120目粉,制成中药微丸,乙基纤维素或虫胶或海藻胶包肠溶衣,装入胶囊,必要时,在药物中还可加入药用辅料糊精、淀粉与中药粉一起制成中药微丸,本发明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疗效好,患者乐意接受,为患者战胜病痛增强了信心,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重量份数计的:三七3份、狗脊0.5份、枸杞1份、淫羊藿0.5份、菟丝子0.5份、怀山药0.5份、制首乌0.5份、当归1份、五加皮1份、秦艽1份、甘草0.5份制成,其中将三七、狗脊、枸杞、淫羊藿、菟丝子、怀山药、制首乌、当归、五加皮、秦艽和甘草捡净杂质,风选去除粉尘,烘干制成120目粉,制成中药微丸,乙基纤维素包肠溶衣,装入1号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0.2g。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重量份数计的:三七3.5份、狗脊1份、枸杞1.5份、淫羊藿1份、菟丝子1份、怀山药1份、制首乌1份、当归1.5份、五加皮1.5份、秦艽1.5份、甘草1份制成,其中将三七、狗脊、枸杞、淫羊藿、菟丝子、怀山药、制首乌、当归、五加皮、秦艽和甘草捡净杂质,风选去除粉尘,烘干制成120目粉,制成中药微丸,虫胶包肠溶衣,装入1号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0.2g。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也可由以重量份数计的:三七3.25份、狗脊0.75份、枸杞1.25份、淫羊藿0.75份、菟丝子0.75份、怀山药0.75份、制首乌0.75份、当归1.25份、五加皮1.25份、秦艽1.25份、甘草0.75份制成,其中将三七、狗脊、枸杞、淫羊藿、菟丝子、怀山药、制首乌、当归、五加皮、秦艽和甘草捡净杂质,风选去除粉尘,烘干制成120目粉,制成中药微丸,海藻胶包肠溶衣,装入1号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0.2g。
在上述药物中,其中三七(又称三七参)、当归活血祛瘀;淫羊藿温肾助阳,祛风寒,通痹阻;狗脊(又称金狗脊)、枸杞、菟丝子、五加皮、秦艽(又称川秦艽)、制首乌共具祛风除湿、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怀山药、甘草益气、扶正固本,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支持,具有风祛血自和,瘀祛血自通,达到强筋健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治疗目的,并经临床资料得到充分证明,有关临床资料如下(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多发病,临床以颈项部板硬疼痛,活动受限,伴有肩臂、手指麻木疼痛等为特点):
一、选择病例标准
以神经根受累为主要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臂酸楚、麻木伴颈部活动受限,伴有肩臂、手指麻木疼痛,查体可见颈项肌肉较紧张,颈椎棘突旁均有明显压痛点,压颈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均可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
二、诊断标准
凡具有上述症状者,均可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
三、治疗方案
口服本发明胶囊,1次4粒(每粒内含中药0.2g),1日3次,10天为1疗程。
四、疗效评定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孔顺,未经葛孔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