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灵通与手机一机双号的实现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27613.8 申请日: 2009-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1753402A 公开(公告)日: 2010-06-23
发明(设计)人: 车建华;齐彦杰 申请(专利权)人: 车建华;齐彦杰
主分类号: H04L12/46 分类号: H04L12/46;H04Q3/00
代理公司: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代理人: 霍彦伟
地址: 116033 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灵通 手机 双号 实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小灵通退网后,实现原小灵通号码与移动网号码之间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2011年小灵通退网时间的逼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如何有效留存现网内的6800万小灵通用户。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对于三家运营商来讲,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拥有大部分小灵通用户的中国电信来说,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对于一个在网的小灵通用户而言,已经习惯了的小灵通号码、消费特征和使用习惯是运营商能够留存用户继续在网的核心原因。针对这种状况,为了存留用户,运营商有以下几种选择:

1、推出手机和小灵通双模终端,使小灵通用户都成为既使用移动手机又使用小灵通的用户,显然这种方案与2011年小灵通网络必须退市的国家政策格格不入;

2、以小灵通用户为目标客户,实施内部转网计划,将这些小灵通用户转为本网的移动客户。显然,这是一个自相情愿和风险性很高的计划,既然用户要放弃原有的号码、原有的消费习惯和原有的使用习惯,同时要进行新的网络选择,就必然导致用户面向其它运营商选择的可能,而据一份网络调查的结果显示:小灵通退市后,如果让用户重新选择,70%的用户可能会选择中国移动。

另外,在现有的通信技术中,一号通作为国内固网运营商普遍采用的一种基于智能网平台开放的一种增值性业务,具有将不同的通信终端号码(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等)捆绑在一个唯一不变的号码下功能。由此可见,“一号通”最大的优点是“多号一通”,主要是避免用户拥有多个电话号码或者频繁更换电话号码带来的通信不便。该技术出现的初期,固网运营曾利用该技术挑战移动业务的“双向收费”,并用来提升固网业务的ARPU值,随着移动业务单项收费的实现,该业务主要是作为一种解决用户通信不变的手段而使用。

由此可见,该技术具有将不同号码集中在一个终端并集中接听来话的这种特性,但在通过终端外呼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留原有的小灵通号码、又能实现小灵通号码与移动网手机号码之间进行通讯连接的一机双号实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智能网平台上建立用户小灵通号码与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

②建立智能网与移动网的通讯连接;

③主叫时,用户首先使用移动通信终端呼叫小灵通号码,以此建立用户移动通信终端与智能网的通讯连接;然后用户使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二次呼叫被叫号码,此时智能网平台以用户手机号码相对应的小灵通号码作为主叫号码与移动网进行通讯连接,对被叫号码进行呼叫;

被叫时,移动网与智能网建立通讯连接后,智能网查询与被叫小灵通号码相对应的用户手机号码,然后智能网平台自动发起对用户手机号码的呼叫,以此建立用户移动通信终端与移动网的通讯连接。

上述的智能网为INPHONE平台或基于智能网的一号通平台。

上述移动网为GSM网、CDMA网、3G、4G中的任意一种。

在用户移动通信终端上设置小灵通号码拨打快捷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从客户的需求入手,以最小的技术成本实现了如何留存现网的小灵通用户,并对退网后的小灵通基站提出了成本保护性的解决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旧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现有的网络设备和资源,从小灵通用户自身的使用习惯出发,解决小灵通用户的留存问题,它使小灵通用户在小灵通网络退市以后可以继续保留原有的小灵通号码、套餐资费和使用习惯,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此带来的网络改造成本,则对留存这些用户和实现小灵通向手机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成功实现小灵通用户留存以后,由于WLAN基站覆盖半径与小灵通几乎相当,因此,可利用小灵通的站址和资源(电源和传输)迅速部署WLAN网络,迅速实现WLAN热点向无线城市的过渡。由此,在未来无线宽带的时代,必然会形成以下格局:由WLAN技术覆盖无线城市,解决局域问题;由3G或4G覆盖全部地区,解决广域问题;由WIMAX覆盖农村和偏远山区,解决城域问题。因此,本发明必然会对小灵通客户的留存和WLAN的快速部署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3、通过本发明的有效实施,对于移动网通信终端产业链来说,将有利于促进移动通信终端的蓬勃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原理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INPHONE平台的工作原理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建华;齐彦杰,未经车建华;齐彦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