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快速链振动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7935.2 | 申请日: | 200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杰;马介旺;武海林;叶东喜;王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18 | 分类号: | F16H7/1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快速 振动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消除快速链振动的方法,它是这样实现的:
(一)在链条(9)的滚轮(11)进入主动链轮(15)的运行范围,由下引导板(10)将链条的滚轮(11)从上轨道(8)直接引入的主动链轮(15)的正上方;
(二)在链条(9)的滚轮(18)离开主动链轮运行范围,由下斜引导板(19)与设置在下斜引导板(19)上方的上斜引导板(17)将链条(9)的滚轮(18)从主动链轮(15)的齿根圆的切线方向引出主动链轮(15),引导到下轨道(21)上;
(三)在上轨道(8)与圆弧轨道(3)相对接的一端的外侧设置着另一个下引导板(6),当滚轮(5)从圆弧轨道(3)的上端滚动到上轨道(8)的顶部与上轨道相对的一端时,由所述的另一个下引导板(6)将滚轮(5)平稳地从圆弧轨道(3)引导到上轨道(8)上;
(四)在链条(9)的滚轮(24)从下进入圆弧轨道(3)的运行范围,由另一个下斜引导板(23)与在所述的另一个下斜引导板(23)的上方设置的另一个上斜引导板(25)将链条(9)的滚轮从下轨道(3)从圆弧轨道(3)的切线方向引到圆弧轨道(3)。
2.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快速链振动的方法的装置,它是设置在热连轧生产线机架上的条形板,条形板的设置如下:
I在链条(9)的滚轮(11)从上方进入主动链轮(15)的链轮齿(12)的位置,在滚轮(11)的下方设置着下引导板(10),下引导板(10)的一端加在上轨道(8)的外侧,并且下引导板(10)的上顶面与上轨道(8)的高度相等,下引导板(10)的另一端在水平方向超过主动链轮(15)的轴心,下引导板(10)的另一端的上顶面到主动链轮(15)轴心的距离等于主动链轮的齿根圆的半径;
II在链条(9)的滚轮(18)从下离开主动链轮(15)的位置,贴近主动链轮(15)下部设置着下斜引导板(19),下斜引导板(19)的一端的上顶面与下轨道(21)的弯折处(20)在空间形成的横向的延长弧形 面相切,下斜引导板(19)的另一端的上顶面,与主动链轮(15)的齿根圆加滚轮直径的两倍在空间形成的横向的圆柱面(31)相切;在下斜引导板(19)的上方设置着下底面与下斜引导板(19)的上顶面平行的上斜引导板(17),下斜引导板(19)的上顶面与上斜引导板(17)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滚轮的直径;
III在上轨道(8)与圆弧轨道(3)相对接的一端的外侧设置着另一个下引导板(6),所述的另一个下引导板(6)的一端与上轨道(8)相并列设置,所述的另一个下引导板(6)的上顶面与上轨道(8)的高度相等,所述的另一个下引导板(6)的另一端与圆弧轨道(3)的上端并列设置;
IV在链条(9)的滚轮(26)从下进入圆弧轨道(3)的位置,贴近圆弧轨道(3)下部设置着另一个下斜引导板(23),所述的另一个下斜引导板(23)的一端的上顶面与下轨道(21)的弯折处(22)在空间形成的横向的延长弧形面相切,所述的另一个下斜引导板(23)的另一端的上顶面与圆弧轨道(3)的外侧加滚轮直径在空间形成的横向的圆柱面(32)相切;在所述的另一个下斜引导板(23)的上方设置着下底面与所述的另一个下斜引导板(23)的上顶面平行的另一个上斜引导板(25),所述的另一个下斜引导板(23)的上顶面与所述的另一个上斜引导板(25)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滚轮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9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