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间转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8112.1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武振亚;郭亚春;侯荣贺;肖宝海;孙小兵;曹来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3/00 | 分类号: | E01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间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区间转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河流上需要架设 桥梁。桥梁施工通常是先构筑主体,然后在主体上架设由钢筋混凝土制成 的梁,因此需要将这些梁从生产地运送到桥梁架设地。目前运梁主要采用 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公路方式进行运输,但由于这种梁一般长30多米, 重十几吨,因此这种运输方式受运输能力和地形条件的限制而使运梁难度 增大,从而影响工期,最终导致施工成本升高,所以一般很少采用。另一 种方式是采用铁路方式进行运输,这种方式通常是先通过既有铁路利用运 梁专用列车将梁先运送到桥梁架设地的最近处,同时从该处开始临时铺设 一条运梁便线,运梁便线的另一端通至桥梁架设地,然后在既有铁路和运 梁便线之间设置道岔,利用道岔将上述线路上的运梁专用列车引入运梁便 线。由于设置道岔必须联电和设置信号设施,即必须纳入铁路的正常运营, 而由于架设桥梁属临时性工程,一旦桥梁建成后,运梁便线则失去作用, 所以需要连同道岔以及附属设置一起拆除,这样在施工期间不仅会影响铁 路的正常运营,而且还会因投资费用过高而使施工成本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影响既有线 路运营情况下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的区间转线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区间转线装置安装在既有铁路和运 梁便线的一端之间,其中既有铁路上远离运梁便线的钢轨上形成有第一开 口,第一开口上安装有第一短轨,靠近运梁便线的钢轨上则相隔距离形成 有第二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上分别安装有第二短轨和第 三短轨,并且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在既有铁路上的起始端位置相同,所述 的区间转线装置包括第一至第三固定轨和第一至第三活动轨,其中第一固 定轨的一端连接在运梁便线上远离既有铁路的钢轨上,另一断开端位于既 有铁路和运梁便线之间的地面上;第二固定轨以与第一固定轨平行的方式 设置在第一固定轨的内侧,其一端连接在运梁便线上靠近既有铁路的钢轨 上,另一断开端位于既有铁路和运梁便线之间的地面上;第三固定轨设置在 既有铁路的两根钢轨之间,并且与第二固定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活动 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开口的起始端和第三固定轨的起始端之间; 第二活动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第二开口的起始端和第一固定轨上的 断开端之间;第三活动轨则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第三固定轨的末端和 第二固定轨上的断开端之间。
所述的活动轨的两端利用钩锁器、接头夹板及螺栓与开口的两端或固 定轨的一端相连。
所述的第一固定轨上位于既有铁路和运梁便线之间的断开端位于第二 开口的起始端后侧。
所述的第二固定轨上位于既有铁路和运梁便线之间的断开端位于第三 开口的起始端后侧。
所述的第三固定轨的起始端位于第一开口的起始端后侧。
本发明提供的区间转线装置不需要连电和设置信号设施,因此前期资 金投入少,并且不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另外,本装置上活动轨的拆卸 及安装均十分简便,并且所需的人工数量和费用少,所以能够大幅度降低 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区间转线装置中部分部件与既有铁路相连时结构 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区间转线装置中部分部件与运梁便线相连时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区间转线装置进行详细说 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8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