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中低焓能源作为热源的热电联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8714.7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信;郭涛;张圣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5/00 | 分类号: | F01K25/00;F25B30/06;F24D12/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中低焓 能源 作为 热源 热电 联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能利用,具体涉及一种热电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大量的中低焓(60-120℃)能源,如中低温地热能、太阳能、低温余热等, 主要以热利用为主;特别是与热泵的耦合利用模式,使能源利用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但 不少应用场合所要求的供热温度水平明显低于供热热源的温度,热需求与热供给之间存 在过大的传热温差,造成了可用能的耗散,能源利用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低下;较高 的热排放温度,不仅意味着能源的低效利用,而且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热污染;而且由 于热泵机组需要消耗二次能源,相对运行成本较高,降低了整个系统的经济性,从推广 和环保角度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利用中低焓能源进行热电联产具有重要的节能和环保意义,而充分体现能量的梯级 利用原则,有效避免可用能耗散,高效、充分的利用中低焓能源,从而提高热电联产系 统的经济性,是热电联产系统研制中一个意义重大、急待攻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中低焓能源中的热能的热电联产系统,以提高低 品位能源的经济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将供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热泵子系统通过 一个中间换热器组合起来构成热电联产系统(如图所示)。具体组成结构为:供热子系 统中的供水管与回水管各分为两路:其中回水管的一路依次串接发电子系统冷凝器的水 侧以及中间换热器的冷水侧,最后接至供水管中的一路;回水管的另一路串接热泵子系 统冷凝器的水侧后接至供水管中的另一路。外界供热水管路依次串接发电子系统蒸发器 水侧、中间换热器的热水侧以及热泵子系统蒸发器的水侧。由此组成热、电联产系统。
发电子系统中所需的热能取自低品位热(水)源。发明中所述的发电子系统,指的 是中低焓能源双流发电系统,包括有机朗肯循环或卡林纳循环系统。发电子系统有两个 水循环回路和一个做功工质回路。水循环包括一个热源水回路和一个供热水回路,采用 低沸点工质推动汽轮机做功。热源热水进入发电子系统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工质吸热(进 行做功循环发电),热源热水温度由t1降为t2;热水进入中间换热器与系统供热回水进 一步换热后温度降至t3进入热泵子系统。热源热水在热泵子系统蒸发器内再次放热(低 沸点工质吸热蒸发,经压缩、冷凝,进行吸放热循环)温度降低至t4排放或回灌到地下。 系统供热回水分为两路,一路经发电子系统冷凝器和中间换热器冷水侧,另一路经热泵 子系统冷凝器,由回水温度t5加热到温度t6提供给供热子系统(热用户)。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技术原理及系统各回路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使用中低焓能源作为热 源的热电联产系统包括:供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热泵子系统、中间换热器、冷凝器、 蒸发器、汽轮机、压缩机、工质泵、水泵以及水流量调节阀等。供热子系统1中的供水 管4与回水管5各分为两路:其中回水管5的一路依次串接发电子系统冷凝器2-1的水 侧以及中间换热器6的冷水侧接至供水管4中的一路;回水管5的另一路串接热泵子系 统冷凝器3-1的水侧后接至供水管4中的另一路。外界供热水管路依次串接发电子系统 蒸发器2-2水侧、中间换热器6的热水侧以及热泵子系统蒸发器3-2的水侧。系统中一 路回水管5与发电子系统冷凝器2-1之间串接有第一个水泵7-1和第一个供水流量调节 阀8-1;系统回水管5的另一路与热泵子系统冷凝器3-1之间串接有第二个水泵7-2和第 二个供水流量调节阀8-2。外界供热水管路与发电子系统蒸发器2-2水侧之间设有第三 个水泵7-3和热源水流量调节阀9。
热源热水由第三个水泵7-3、热源水流量调节阀9进入发电子系统蒸发器2-2的水侧, 热水与蒸发器内的低沸点工质换热。即工质受热蒸发为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10驱动发 电机发电,循环工质经发电子系统冷凝器2-1、工质泵11等再进人蒸发器构成闭路循环。 热源热水经由发电子系统蒸发器2-2后放热,温度由t1降为t2;进入中间换热器6与系 统供热回水换热后降温至t3进入热泵子系统3。热源热水在热泵子系统蒸发器3-2与该 系统中的低沸点工质换热。工质经吸热蒸发,压缩机12压缩、热泵子系统冷凝器3-1 放热、节流阀13节流再进入蒸发器构成闭路循环。热源热水降至t4进行排放或回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8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