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体革鯻人工繁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29802.9 申请日: 2009-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2047854A 公开(公告)日: 2011-05-11
发明(设计)人: 朱永安;陈有光;付佩胜;郑玉珍;王兰明;宋理平;张靖一;王玉新;周阳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117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体革鯻 人工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属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鱼类优良品种高体革鯻俗称高体革鯻的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俗称宝石鲈,又称宝石鱼、宝鱼。分类上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鯻科(Terapontidae)、革鯻属(Scortum)。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淡水水域,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淡水鱼。高体革鯻形态特征为体呈纺锤形,体厚而扁圆;头部所占比例小,口端位,头后背拱起,腹部大而浑圆;鳃盖骨后缘有棘刺;体披栉鳞;背鳍鳍基长,鳍棘和鳍条连接处明显,尾鳍短而宽,微凹。侧线清晰可见,位于鱼体中部偏上,连接并与背鳍平行向后延伸到尾鳍基部。其体色银亮,腹部白色,体侧有多少不等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体表的黑宝石,称之为“宝石鱼”。

本发明的目的是:自从我国引进后,高体革鯻苗种一直依赖于进口,迟迟人工繁殖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高体革鯻的养殖和运输成本出现了居高不下局面,严重影响了高体革鯻养殖的发展。通过我所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产卵授精、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等诸多的技术难题,摸索总结了一种高体革鯻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率先在国内成功的突破高体革鯻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对名特鱼类资源恢复,创造了一种最有效的实践措施和手段,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科研人员的实践,总结归纳高体革鯻的人工繁殖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高体革鯻的人工繁殖方法,主要包括一下步骤:

(1)亲鱼培育:分为室外池塘的培育和室内越冬期间的培育。室外池塘培育时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整,亲鱼放养时用食盐水消毒,以及提供适口而营养丰富的饵料;室内越冬期间培育要适当调整饵料成分,提高水温。

(2)人工催产:选择成熟健壮的亲鱼,经注入催产剂后使其发情产卵。

(3)产卵授精:采用自然授精和人工授精的办法。

(4)孵化: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或孵化桶中进行,控制水流和密度,以保证较高的溶氧。

(5)鱼苗培育:大约20d精心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cm以上。

(6)鱼种培育:期间经常加注新水并定期泼洒杀虫剂及消毒剂。

(7)成鱼养殖:高体革鯻生长快、食性杂、抗逆性强,可用池塘、网箱、流水池等多种方法进行养殖。

(8)越冬保种:包括温室越冬、大棚越冬、工厂余热流水池越冬等。要保持较高的溶氧、密度为罗非鱼的2/3、温度20℃以上,不低于18℃。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率先在国内成功地突破高体革鯻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以及性腺发育的规律、胚胎发育和仔幼鱼发育形态特征的观察,为高体革鯻人工繁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2、本发明建立了高体革鯻池塘人工养殖的技术工艺,并对幼鱼在饵料投喂上进行细致研究,分析不同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对高体革鯻生长的影响,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养殖效益的提高以及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3、本发明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高体革鯻的人工繁殖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1)亲鱼培育:苗种繁殖成败,亲鱼成熟好坏是关键。其分为室外池塘的培育和室内越冬期间的培育。室外池塘培育时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整,亲鱼放养时用食盐水消毒,以及提供适口而营养丰富的饵料;室内越冬期间培育要适当调整饵料成分,提高水温。池塘选择:选择面积2~3亩,水深1.5~2.5m,池塘底质以壤土、砂壤土为好,其次是粘土,沙土最差,池底有一定厚度的淤泥,20~30cm较好。越冬期亲鱼培育的饵料要求:粗蛋白含量35%以上,粗脂肪含量8%左右,添加适宜的矿物盐,多维素。

(2)人工催产:选择成熟良好的亲鱼,成熟良好的亲鱼根据以下判断:雌鱼在外形上腹部膨大、下腹松软、泄殖孔稍外突;雄鱼当轻压其下腹时有入水即散开的乳白色精液流出。自然产卵,雌雄比1∶1;人工授精时2∶1。高体革鯻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产卵,需对卵巢处于IV期末的亲鱼注射催情剂使其发情产卵。催产剂可选择鲤鱼脑垂体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但经比较后两种混合使用效果较好。采用一次性注射催情剂,雌鱼注射剂量为绒毛膜1200 IU/kg和类似物2μg/kg,雄鱼减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9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