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氯西林钠混悬粉针剂及其新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30210.9 申请日: 2009-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1700234A 公开(公告)日: 2010-05-05
发明(设计)人: 陶灵刚 申请(专利权)人: 陶灵刚
主分类号: A61K9/19 分类号: A61K9/19;A61K31/431;A61P17/00;A61P3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70125 海南省海口***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西林 钠混悬粉 针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氟氯西林钠的一种新剂型,具体涉及氟氯西林钠混悬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所述制剂在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中的新应用。 

背景技术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一种由糖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原发性皮损为毛囊周围红斑、丘疹、脓疱,直径2-3mm,散在分布。糖尿病和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可促发本病。马拉色菌深藏于毛囊内,所致毛囊炎较顽固。该病的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女多于男,好发于背、胸、颈、面及肩等处。治疗方法有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氟氯西林钠,化学名为:(2S,5R,6R)-6-[[3-(2-氯-6-氟苯基)-5-甲基-1,2-恶唑-4-甲酰]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分子式:C19H16ClFN3NaO5S,分子量:475.85,结构式为: 

氟氯西林钠是半合成异噁唑青霉素,为耐酸青霉素,通过把侧链改变使之具有一个受保护的中央β-内酰胺环,从而具有抗青霉素酶的作用,并且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包括产生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本药对青霉素耐药或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芽孢杆菌、炭疽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白喉棒状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及脑膜炎奈瑟氏菌有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严重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感冒继发细菌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脓胸、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慢性中耳炎、鼻副窦炎、牙周炎、疖、痈、丹毒、蜂窝组织炎、破伤风、甲沟炎、创面及伤口感染、烧伤感染、导尿后引起的尿道炎、前列腺炎、淋病、心内膜炎、革兰阳性菌尤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等。 

氟氯西林钠已载入英国药典2000年版,目前上市制剂有注射剂和口服制剂,国内 生产厂家较少,大多存在纯度差致使质量不稳定的缺陷。纯度差是由于原料合成工艺导致的,是目前技术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杂质多,长期放置遇光、热等条件杂质逐渐增大,导致不稳定,不能满足有效期的质量要求。 

普通冻干粉针虽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但由于采用了酸性溶液或大量表面活性剂等来增溶,临床应用时副作用明显,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很差,加之其对水、光、热不稳定,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药物含量易发生变化,贮存有效期较短,为临床使用和推广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认真地研究,出人意料地发现,应用乳化混悬技术通过冷冻干燥制成粉针剂,不仅能够解决氟氯西林钠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而且还更利于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氟氯西林钠粉针剂,具体的说,通过一定含量的表面活性剂、冻干支持剂和活性成分的组合,采用乳化混悬技术制成本发明的氟氯西林钠混悬粉针剂,很好的解决了其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冷冻干燥法将氟氯西林钠乳化制剂制成块状固体或固体粉末,该方法提高了乳剂的稳定性,避免药物的渗漏,有利于制剂的贮存,运输和销售。冷冻干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特定的冻干保护剂,有利于降低脂质的相转变温度。这样就避免了相分离的发生,且在复溶过程中不会发生相转变和泄漏。因此,将乳剂制成冻干制品,既保持了乳剂的形态特征,保证药物稳定的包裹于乳油相内核中,又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氯西林钠混悬粉针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氟氯西林钠1份,表面活性剂3-14份,冻干支持剂2-20份。 

作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案,上述所述的氟氯西林钠混悬粉针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氟氯西林钠1份,表面活性剂5-8份,冻干支持剂4-12份。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卵磷脂、吐温80、Poloxamer188、聚维酮k30、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胆固醇、平平加、明胶、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聚乙烯醇和胆固醇重量比为1∶1~6∶1的组合,更优选聚乙烯醇和胆固醇重量比为4∶1的组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灵刚,未经陶灵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0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