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0241.4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丁常燕;王燕;何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常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9/10;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冠心病的治疗,无论中医或是西医,基本上都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其发挥疗 效或需通过胃肠道或需通过血脑屏障,或是长期使用有不同的毒副作用;不太理想。
曾有将扩张冠状动脉的硝酸甘油,制成类似“伤湿止痛青式”的橡胶硬膏——护 心贴片,敷贴于患者心前区作为防治冠心病的剂型,但与橡胶硬膏的情况类似,有引 起皮肤过敏的现象,而使患者中止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有别于现有技术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其特征是主要由以下重量组 分的原料制成:桃仁10-30、红花10-30、桔梗10-30、川芎5-25、炮甲5-15、川楝 子10-30、元胡10-30、甘草5-15。
按照中医理论,冠心病的病机为血瘀、气滞、寒凝阻阳之胸痹症。本发明共使用 8味中药,其中:本友明技术方案中君为桃仁、川芎、元胡,取其活血化瘀、行气、 散寒、止痛之功效。臣为红花、炮甲,除加强君药之功力外还用其温阳通经之功效。 佐为川楝子、甘草,用其固表益气调和诸药防腐杀菌之功力。桔梗用其芳香开窍行气 引药入经之功效。故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芳香通阳,益气化瘀,散寒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
桃仁,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功效;
红花,其性味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功效;
桔梗,其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具有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 脓作用;
川穹,其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 用;
炮甲,性味咸,凉,入足太阴、厥阴经,具有消肿溃痈,搜风活络作用;
川楝子,其性味苦,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作用;
元胡,其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
甘草,其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作用。
本发明所用原料取材方便,配伍科学,经临床验证,有效率达90%以上。
该中药临床效果如下:
对30例西医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确诊冠心病患者,在继续药物治疗的基础 上同时给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中药试用,结果28例在应用后出现显著效果,平 均显效时间5至10天,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有效率93.3%,心电图改善率85%, 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具体实旅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该中药取桃仁20g、红花20g、桔梗10g、川芎 15g、炮甲10g、川楝子20g、元胡20g、甘草10g。
制作:取上述药物用水浸泡30-60分钟,然后按常规方法煎制,得药汁 300-500ml。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150-250ml。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该中药取桃仁10g、红花30g、桔梗10g、川芎 25g、炮甲5g、川楝子30g、元胡10g、甘草15g。
制作:取上述药物用水浸泡30-60分钟,然后按常规方法煎制,得药汁 300-500ml。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150-250ml。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该中药取桃仁30g、红花10g、桔梗30g、川芎 5g、炮甲15g、川楝子10g、元胡30g、甘草5g。
制作:取上述药物用水浸泡30-60分钟,然后按常规方法煎制,得药汁 300-500ml。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150-250ml。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该中药取桃仁25g、红花15g、桔梗18g、川芎 20g、炮甲9g、川楝子18g、元胡12g、甘草9g。
制作:取上述药物用水浸泡30-60分钟,然后按常规方法煎制,得药汁 300-500ml。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150-250ml。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常燕,未经丁常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0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回收式辅助浮子及回收器具
- 下一篇:多功能杯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