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汽油增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0802.0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车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L1/185 | 分类号: | C10L1/18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汽油 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油领域,涉及一种可替代汽油的甲醇汽油组分油增溶剂的筛选和评价。
背景技术,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资源,来源广泛,合成简单,煤制甲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随着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甲醇成本的日益降低,甲醇汽油组分油作为可以部分替代汽油的组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可替代汽油的甲醇汽油组分油的研究也日益广泛和深入。
我国汽油牌号较低,与甲醇的相溶性能较差,其互溶点一般在5~33℃之间,室温较低时,往往会产生分层,影响使用;汽油中甲醇含量较高时就必须对汽车发动机进行一定改造。如果甲醇与汽油混合不均匀,会导致燃料供给不充分,发动机性能下降,运转不稳。由此可以看出,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甲醇与汽油的互溶性问题。因此不能够将甲醇直接添加到汽油中使用,而应该使用某些助溶剂先来解决甲醇与汽油的互溶性问题。
当甲醇含量较小时,随着甲醇含量增加,甲醇与汽油的互溶性下降,分层区域扩大。当甲醇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互溶性最差。继续增大甲醇含量,互溶性回升,分层区域减小。在同一配比下,甲醇与汽油的互溶性随着温度升高而改善,反之亦然。
甲醇的同系醇类是很好的助溶剂,而异构醇类比正构醇类效果好,随着碳原子的增大,其助溶性能增加。一般助溶剂与甲醇、汽油相比都比较昂贵,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用。
意大利Snamprogetti开发了以甲醇为主体的甲基燃料,其组分为甲醇68%、乙醇2.5%、丙醇3.4%、丁醇14.1%、其他醇11.7%,掺入到汽油中,增加甲醇与汽油的互溶性。
乙氧基甲氧基甲烷(EMM)作为一种重要的甲醇衍生物,有望用作甲醇汽油的增溶剂。
发明内容
为了开发一种新的甲醇汽油增溶剂,本发明对乙氧基甲氧基甲烷(EMM)对甲醇汽油的增溶作用进行了全面的试验、评价,分析测定了其在各种条件下对甲醇汽油的增溶效果,从而确认了乙氧基甲氧基甲烷(EMM)对甲醇汽油有着良好的增溶效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甲醇汽油增溶剂。
乙氧基甲氧基甲烷(EMM)对甲醇汽油的增溶性能的评价方法和结果如下:
在装有搅拌磁子的25mL的比色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甲醇和汽油,管口使用橡胶塞密封,盛有EMM的微量注射器扎入橡胶塞中。将比色管放置于低温槽中,保持一定温度,向甲醇-汽油中滴加EMM,直至浑浊消失,并能稳定持续30min。称量计算加入的EMM的量。
本发明人不仅使用异辛烷和异辛烷/甲苯(9∶1v/v)作为汽油的模型,近似模拟汽油的性质进行研究评价,而且使用催化汽油进行甲醇-汽油增溶性能研究评价。实验在-20℃、-10℃、0℃、10℃、20℃下进行。甲醇-汽油的组成分别为5%v/v、10%v/v、15%v/v、20%v/v的甲醇含量,相应的定义为M5、M10、M15、M20。
由试验评价结果分析可以确认:
增溶剂乙氧基甲氧基甲烷(EMM)在甲醇汽油中的添加量为甲醇汽油总质量的2~25%,优选的添加量为5~15%
本发明所选用的乙氧基甲氧基甲烷(EMM)图谱数据如下:
1H NMR(300MHz,D2O,δppm):1.10~1.15(t,J=7.1Hz,3H);3.30(s,3H);3.53~3.60(q,J=7.1Hz,2H);4.60(s,2H)
13C NMR(300MHz,D2O,δppm):95.5,63.9,54.8,14.1
FTIR(v,cm-1):2978,2932,2885,1467,1446,1390,1156,1141,1114,1046,1016
本发明所选用的乙氧基甲氧基甲烷(EMM)的制备方法为:以甲醇、乙醇以及30%甲醛水溶液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 35为催化剂,在间歇式反应下,合成乙氧基甲氧基甲烷。
本发明增溶剂对汽油的使用没有任何影响。添加乙氧基甲氧基甲烷增溶剂的甲醇汽油可以在任何可使用汽油的自然环境中使用,在-25℃~+45℃的环境温度下使用没有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EMM对甲醇-异辛烷增溶效果
图2为.EMM对甲醇-异辛烷-甲苯增溶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0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