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式球形显示屏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1261.3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3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滕世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世进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G3/32;H02N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球形 显示屏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文显示屏,特别是一种悬浮式球形显示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显示屏,都需用导线与电源和数据终端相连接,不能实现显示部分悬浮于空中而受控显示,局限了使用的灵活性和艺术效果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强磁场使球形显示屏悬浮在空中、用射频隔离供电方式实现高效率传播的无线供电使LED点阵发光显示出相应图文信息的新型显示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装置在托浮体上的托浮磁体和装置在球形显示屏透明外壳中的承浮磁体产生的强磁场使球形显示屏悬浮在空中,利用安装在托浮体中的射频电磁释能线圈产生电磁辐射,利用装置在球形显示屏透明外壳内的吸能电磁转换线圈吸收电磁能转换出感生电流为CPU控制LED点阵板提供电源使其显示出图文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球形显示屏可悬浮在空中,以无线供电的方式使其显示出图文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托浮体(1)、托浮体吸能电磁转换线圈(2)、连接导线(3)、托浮体射频电磁释能线圈(4)、托浮磁体(5)、球形显示屏(6)、承浮磁体(7)、显示屏吸能电磁转换线圈(8)、球形显示屏透明外壳(9)、CPU控制LED点阵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托浮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装置有托浮体吸能电磁转换线圈(2)和托浮体射频电磁释能线圈(4),托浮体吸能电磁转换线圈(2)和托浮体射频电磁释能线圈(4)通过连接导线(3)实现电连接;在托浮体(1)的上沿还装置有托浮磁体(5)。在球形显示屏透明外壳(9)中装置有承浮磁体(7)、显示屏吸能电磁转换线圈(8)和CPU控制LED点阵板(10),从而构成球形显示屏(6),球形显示屏透明外壳(9)和承浮磁体(7)相连接。
将球形显示屏(6)置于托浮体(1)的正上方,由于托浮磁体(5)和承浮磁体(7)产生的磁场斥力和球形显示屏(6)的重力相平衡,球形显示屏(6)就会悬浮在空中;当托浮体吸能电磁转换线圈(2)靠近无线供电电磁辐射源时,托浮体吸能电磁转换线圈(2)就能吸收电磁能并转换出高频振荡电流,高频振荡电流通过连接导线(3)流经托浮体射频电磁释能线圈(4),就会使托浮体射频电磁释能线圈(4)产生电磁辐射,辐射出的电磁能被显示屏吸能电磁转换线圈(8)接收并转化出感生电流,该感生电流接入CPU控制LED点阵板(10)中为其提供电源并使CPU控制LED点阵板(10)显示字符,实现球形显示屏(6)悬浮于托浮体(1)之上显示出图文信息的功能。
以下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电原理加以说明:
图2中,IC1为单片机89C51。IC1的P0口输出的图文显示信息的点阵数据经VT0-7驱动后推动LED点阵模块A1.1和A1.2的各列,IC1的P2口通过VT2-7和VT8-7驱动后为A1.1和A1.2提供列扫描,IC1的P1口通过VT1-0和VT1-1驱动后为A1.1和A1.2的列扫描提供使能,这样,IC1就可将片内RAM中的信息在A1.1和A1.2中显示出来。
图2中,L1、L2、L3分别是托浮体吸能电磁转换线圈(2)、托浮体射频电磁释能线圈(4)和显示屏吸能电磁转换线圈(8)。L1吸收电磁能转换出的电流通过L2,L2产生的的电磁辐射耦合给L3,L3就产生出感生电流来,此感生电流经VD1整流、C1滤波为整个电路提供电源Vcc,电路即可得电工作;L1还可接收无线供电系统辐射出的调制有数据或命令信息的射频调制载波,并通过L2耦合给L3。载波信号经C2耦合、VD2检波,再经R3、C5滤掉高频成分,检出的数据信号经IC2、R1、R2、C3、C4构成的整形电路整形后输出的方波信号输入至IC1的P3.0(RXD)端且被IC1的串口接收,IC1就能将收到的信息存贮在片内RAM中,并根据其中的命令将数据送A1.1和A1.2中显示出相应的图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世进,未经滕世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渍花卉冻干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温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