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茶叶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1643.6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屠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屠伟平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茶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自动调节揉捻时的茶叶密度分布,自适应揉捻轻重度的茶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涉及以下的几个重点步骤:搅拌(也称杀青),是利用高温使水分从叶缘的水孔与叶底的气孔散发,直到叶子的每一部分细胞都消失所需的水分,保持叶细胞的本色;揉捻,杀青过的茶青,要经过揉捻,把叶细胞揉破,并揉成卷曲的样子。因为不揉破叶细胞,茶的成分不容易冲泡出来也不容易保存。揉捻的轻重也塑造了茶不同的风味,轻轻一揉便罢的茶,茶性显得比较味淡,反复揉的茶,茶性会变得味浓,可多次冲泡仍味浓香醇。
以上的过程,对操作人员熟练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步骤对人工操作要求都不同。因此能熟练操作整个过程的人不多,直接导致了茶叶生产效率低。此外,由于杀青、揉捻制程中炒锅的温度相当高,操作人员常常会有被烫伤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的茶叶加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茶叶加工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中部的炒锅、出火口位于炒锅底部的加热炉、固定接设于支架上的控制单元,以及一个自控制单元向炒锅设置并悬浮于炒锅内的揉捻器,所述控制单元连设有一个电机,电机的转轴与揉捻器以连接杆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在近电机端设有一个电气连接到控制单元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机的转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5°~10°的可调偏角,电机的偏角控制器与控制单元信号相连。
上述智能茶叶加工装置,其中连接杆为刚性轴;或为成束钢丝绳或单根聚酯胶棒的软性轴,且其线性结构强度满足与其相连的揉捻器转动时轴向偏角小于或等于10度;又或为包含有软性轴的刚性轴,且与所述电机组装的一端为刚性轴。
上述智能茶叶加工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具有一32位以下的单片机。
上述智能茶叶加工装置,其中控制单元设有用于输入运行参数的调节旋钮或按键,以及用于输出运行状态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通过采用压力传感器反馈茶叶的揉捻压力,并由控制单元调控带动揉捻器的电机转轴的偏摆角度,能够实现自动调节揉捻时的茶叶密度分布,提高茶叶制品的风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茶叶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炒茶制作工艺效率低下、易造成操作人员烫伤的不良状况,且杀青过程中茶叶易发生中间堆积、外围过散的情况。本发明设计并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茶叶加工装置,通过机械手段代替传统人力手工炒制,尤其是其中的杀青制程。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茶叶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所示可以看到,该茶叶加工装置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中部的炒锅2、出火口31位于炒锅2底部的加热炉3、固定接设于支架1上的控制单元4,以及一个自控制单元4向炒锅2延设并悬浮于炒锅内的揉捻器5,该控制单元4连设有一个电机(未图示),电机的转轴与揉捻器5以连接杆6相接。该茶叶加工装置的特别设计是:在连接杆6的近电机端设有一个电气连接到控制单元4的压力传感器8,并且该电机的转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5°~10°的可调偏角,电机的偏角控制器与控制单元4信号相连。
上述加工装置中,该连接杆6可以是刚性的纯钢杆、纯铁杆;也可以是成束钢丝绳或单根聚酯胶棒的软性轴,还可以是其中一段包含有软性轴61的刚性轴(图示实施例),刚性轴段通过可拆卸式锁扣7与电机转轴相接。上述软性轴的线性强度满足与其相连的揉捻器5转动时轴向偏角小于或等于10度。软轴61一端与电气控制单元4连接。该软轴61的线性结构强度经过反复测试、调校,以满足达到理想的茶叶揉捻效果,确保茶叶细胞能够被均匀地揉破。
该控制单元4的核心构件为一块32位或16位的单片机芯片,承担接收来自于外设操控输入单元的控制信号及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向电机及其偏角控制器输出驱动信号的工作。除此之外,该控制单元内部还设有定时器及转速控制器等其它元件,其箱式外壳还设有用于输入运行参数的调节旋钮41或按键42,以及用于输出运行状态的显示装置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屠伟平,未经屠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铝渣自动扒渣机
- 下一篇:活动托盘堆栈式物料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