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1653.X | 申请日: | 200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小青;卢珊;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小青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B21D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贯穿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气贯穿件 的芯管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贯穿件是核电关键设备之一,是为核电站安全壳内外的 一些设备设施提供电力或通讯通信通路的一项重要电气设施。同 时,作为安全壳的一部分,构成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安全屏障。 反应堆安全壳电气贯穿件作为各种电缆贯穿安全壳的通道,既要 满足相关电气性能要求,还必须保证可靠的密封性能,即使在各 种事故工况包括失水、地震等)情况下,仍能维持安全壳压力边界 的完整性和电气连续性。
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对整个电气贯穿件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芯管的性能,需要对芯管进行加工,例如压缩、校直等。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缆弯曲校直机[申请号: 200620133951.7],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 液压泵驱动的油缸;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转 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油缸通过其底部和活塞杆的头部连接于所述 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所述油缸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 架的对称线;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端部分别固定有夹具。上 述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对电缆的校直,但是功能单一、难以对芯管 进行压缩、校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功能全面,易于操 作使用,工作性能稳定,能够有效提高芯管性能的电气贯穿件的 芯管加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电气贯穿 件的芯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 上的导轨,在机架上固定有位于导轨一端的固定夹头,在导轨上 设有活动夹头,所述的活动夹头与设置在机架上且能带动活动夹 头沿着导轨移动的涨紧移动机构相连,所述的活动夹头和固定夹 头之间设有用于将芯管压紧并校直的旋压校直机构,所述的旋压 校直机构与设置在机架上且能带动旋压校直机构沿着导轨移动的 旋压校直移动机构相连。
固定夹头和活动夹头分别用于夹紧芯管的一端,涨紧移动机 构能够带动活动夹头沿着导轨移动,以使芯管在被旋压校直机构 压紧并校直时始终处于涨紧状态。
在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中,所述的旋压校直机 构包括设置在导轨上的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筒状体和旋转动力 电机,在筒状体内设有与旋转动力电机相连且能在旋转动力电机 带动下转动的转筒,在转筒内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 校直整形辊,所述的校直整形辊朝向固定夹头的一端穿出筒状体 且在该端转动连接有旋压轮。
各旋压轮形成供芯管穿过的通道,各校直整形辊形成供芯管 穿过的通道。当芯管经过由旋压轮形成的通道时,芯管被旋转的 旋压轮压缩;当芯管经过由校直整形辊形成的通道时,芯管被旋 转校直整形辊校直。
在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中,所述的基座上还固 定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夹紧 轮,所述的夹紧轮具有能扣于芯管外表面的弧面。
各夹紧轮形成供芯管经过的通道,当芯管位于该通道时被夹 持,从而使芯管在进入旋压校直机构时能保持稳定,不会产生跳 动,提高旋压校直的质量。
在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中,所述的活动夹头包 括设置在导轨上的活动座,在活动座上设有活动夹具,上述的涨 紧移动机构与活动座相连。
在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中,所述的涨紧移动机 构包括涨紧电机、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螺套,所述的涨紧电机固定 在机架上且涨紧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连,所述的 第一螺套固定在活动座上,且所述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套螺纹 连接。
在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中,所述的旋压校直移 动机构包括旋压校直移动电机、第二螺杆和第二螺套,所述的旋 压校直移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且旋压校直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 二螺纹杆的一端固连,所述的第二螺套固定在基座上,且所述的 第二螺杆与第二螺套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中,所述的固定夹头包 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夹具。
在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中,所述的转筒两端与 筒状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轴承。
在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中,所述的校直整形 辊的两端与转筒之间分别设有第二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小青,未经卢小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6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