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31813.0 申请日: 2009-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1780395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1
发明(设计)人: 许庆华;袁长兵;许盛英 申请(专利权)人: 许庆华
主分类号: B01J20/12 分类号: B01J20/12;B01J20/30;C02F1/28;C02F1/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7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凹凸 水面 油污 吸附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附剂,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事业的发展,油类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愈来愈严重,船舶燃料油的渗漏,工业和民用生活排放的各种矿物油给海区、江河水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令世人惊心和极大关注。

油污覆盖在水面上,会隔绝水体的氧气,对水中的鱼虾类和水生植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鱼虾类会因为缺氧而死亡,植物也会因为被妨碍光照,影响光合作用而死亡,这对水体净化会产生影响。油污中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会对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直接造成危害。

由于油污是漂浮分散在水面,没有固定的位置,给处理水面油污工作带来难题,大多采用化学药剂使油污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球状物。也有采用抽吸机吸油,用水栅和撇沫器刮油,用油缆阻挡油污扩散,但是实际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

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由高粘凹凸棒石粘土、活性凹凸棒石粘土、废旧塑料泡沫、高吸油树脂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组成。

凹凸棒石粘土在含水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在高温和盐水中稳定性好,密度小,凹凸棒石粘土潮湿时呈粘性,其粘度可达到3000mPa·s以上,凹凸棒石粘土干燥后收缩率小,且不产生龟裂,凹凸棒石粘土的硬度为莫氏2~3度。

高粘凹凸棒石粘土是采用提高凹凸棒石粘土粘度的加工工艺生产的凹凸棒石粘土,高粘凹凸棒石粘土用于本发明有利于将水面上的污油和污水后形成的凝胶状物体粘附在一起,便于集中处理。

活性凹凸棒石粘土,是用硫酸加入凹凸棒石粘土原矿中进行酸化,再经过高温焙烧为活性凹凸棒石粘土,凹凸棒石粘土酸化改性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脱色性能,有利于净化水面的质量。

废旧塑料泡沫具有质轻和良好的耐水性,能长时间漂浮在水面上,用于本发明时,有利于扩充高吸油树脂的吸油范围,加快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吸附油污的速度和吸油能力,废旧塑料泡沫还能在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吸附油污后的再生过程中,提高再生油的产量和质量。

高吸油树脂具有吸油能力强、可吸油种类多、热稳定性和保油性能好的特点,有利于方便回收油污,由于高吸油树脂质地太轻,单纯使用高吸油树脂吸附水面油污时,高吸油树脂会被风吹散,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用于本发明时,高吸油树脂与高粘凹凸棒石粘土、活性凹凸棒石粘土、废旧塑料泡沫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为一体,能将水面上的污油迅速吸收膨胀转化为凝胶状物体。

单硬脂酸甘油酯是一种纯白色至淡乳色的蜡状固体,具有消泡剂、分散剂、增稠剂、湿润剂和乳化剂的性能,为油包水型乳化剂,能溶于矿物油中,借助于水动力或机械力的作用,促使矿物油乳化分散成微小粒子,以利于提高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吸附油污的能力。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高粘凹凸棒石粘土30~45%、活性凹凸棒石粘土20~35%、废旧塑料泡沫15~25%、高吸油树脂1~3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0.1~5%;

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的生产方法:将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的配料输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包装为凹凸棒水面油污吸附剂的成品。

所述高粘凹凸棒石粘土是采用提高凹凸棒石粘土粘度的加工工艺生产的凹凸棒石粘土,其特征在于,从矿区开采的凹凸棒石粘土,需要经过30~120天的自然风化;改性处理方法是:以重量百分比计算,取自然风化后的凹凸棒石粘土94~98%,均匀加入2~6%碳酸钠,共同输入浸泡池中,加入清水进行浸泡陈化,浸泡时间为72~120小时;取浸泡后的凹凸棒石粘土,输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后的凹凸棒石粘土,经挤压机挤成薄片,其厚度控制在0.5~2毫米,将凹凸棒石粘土薄片,进行晾晒,晾晒后的凹凸棒石粘土薄片,其含水量≤15%;配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算:晾晒后的凹凸棒石粘土94~98%、高吸水树脂0.5~5%和纤维素0.5~3%,将上述配料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输入磨机中进行磨粉,颗粒细度≤0.074毫米。

上述生产工艺是采用由本发明人于2005年6月20日申请的“提高凹凸棒石粘土粘度的加工工艺”,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317067C,授权公告日:2007年5月23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庆华,未经许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