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条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1897.8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平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压条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条模具的构造,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由前、后模具1、2所组成的,其中该前模具1的适当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螺孔11、凸柱12及第一容置部13,而该后模具2的相对适当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螺孔21、孔洞22、第二容置部23及接合部24,而上述的第二容置部23的一端与接合部24相连通,且该接合部24的另一端则是与加热管件枢设的,以供螺栓能将前、后模具1、2枢设在一起,并使液态状的原料能经由接合部24流入第二容置部23及第一容置部13内后,而被挤压成形,冷却后便完成压条的制造。
由上述可知,其虽然可确实完成压条的制造,但是在使用时有如下的缺陷:
1.由于压条的原料经由接合部流入第二容置部及第一容置部内后才被挤压成形;如此,在制造时仅能完成″单一颜色″的压条制造,尤其是深颜色。
2.由于仅能制造出单一颜色的压条,如此,不但使压条呈呆板而不具吸引力外,同时,也会降低压条的美观性。
3.由于其仅能制造出单一颜色的压条,如此,其不但会因不美观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外,同时,也会因施工后所凸显的颜色太深,而致使室内的装潢不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条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条模具,其包括有前、后座体所组成的,而所述前座体的适当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的螺孔,凸柱以及第一容置部,而所述后座体的相对位置上也分别设有若干的螺孔、孔洞、第二容置部及接合部,以供螺栓将前、后座枢设在一起,所述前座体的第一容置部上方设有第一枢接部,且所述第一容置部与第一枢接部不相连通;所述后座体的第二容置部上方设有第二枢接部,且所述第二容置部内适当位置上枢设有板片,以供使所述板片将第二容置部分割为二独立空间;另外,所述第二枢接部下方设有穿孔,通过穿孔的作用而使第二枢接部能与第二容置部相连通;如此,使两种不同颜色的液态状原料能分别从第二枢接部及接合部流入第二容置部内后而被挤压成形,
其不但可使压条具有双色变化的功效,且也能提高压条的美观性及其质量感外,同时,也能使增进室内的装潢,并达到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进而增加其购买欲为其主要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压条模具的局部立体部面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条模具的局部立体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条模具的立体组合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由前座体3及后座体4所组成,所述前座体3的适当位置上分别设有螺孔31、凸柱32、第一容置部33及第一枢接部34,以供凸柱32插入在后座体4的孔洞42内后,而利用螺栓5将前座体3螺设置在后座体4上;而所述第一容置部33则与第一枢接部34不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枢接部34的上端设有螺纹341,以供与第一输料管61的一端枢设;所述后座体4的一端相对于前座体3的适当位置上也分别设有螺孔41、孔洞42、第二容置部43及第二枢接部44,以供前座体3的凸柱32插入孔洞42内后,而利用螺栓5将前、后座体3、4枢设一起;而所述第二枢接部44的上端设有螺纹441,并在其下端设有穿孔442,以供与第二容置部43相连通;而所述第二容置部43内的适当位置上枢设有一板片7,以供将第二容置部43分成二个不连通的空间;另外,所述后座体4的另一面则设有接合部46,所述接合部46的一端与第二容置部43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接合部46的另一端则与第二输料管62枢设,以供液态状的原料能由此流入第二容置部43内;当制造出双色的压条时,只需先将后座体4的第二容置部43的适当位置上枢设有板片7,以供所述板片7将第二容置部43分成二独立的空间后,再将前座体3的凸柱32插入后座体4的孔洞42内后,并利用螺栓5将前后座体3、4枢设在一起,最后,再分别将第一输料管61及第二输料管62螺设置在第一枢接部34、第二枢接部44及接合部46上,进而将不同颜色的原料加热至液态状,且分别经由第一输料管61及第二输料管62流入第二容置部43内后,再流入第一容置部33内后而被挤压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平,未经李雪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像组合装饰制品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色热缩管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