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2331.7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常志州;李艳霞;黄红英;徐跃定;张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F5/00;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液体 微生物 有机肥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以腐熟的堆肥产物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在敞口桶状容器中,将腐熟的堆肥产物与水以1∶8~10的体积比混合,接种具有防病促生作用的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1×106cfu/毫升,在室温20~25℃的间歇好氧环境发酵5~7天,再用100目筛过滤后,获得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病促生作用的微生物菌剂为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纯培养后所获得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粉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纯培养是指:将内生枯草芽孢细菌置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中进行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置入装有液体培养基的容量为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80ml/250ml;将三角瓶置于摇床培养3~4天,摇床的转速160r/min,培养期的环境温度为28±2℃;结束后以体积重量比为5%接种量接入固体培养基在28±2℃环境中继续培养6~8天,每隔2~3天翻拌一次,至产芽孢;最后自然风干或30℃烘干,获得固体菌剂,固体菌剂中的含菌量为1010-11cfu/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菌剂粉碎后过20~40目筛,获得内生枯草芽孢杆菌粉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管斜面培养基为:牛肉膏0.3克,蛋白胨1.0克,氯化钠0.5克,溶解在1000毫升水中,调节pH 7.4~7.6,琼脂15~20克;所述的液体培养基为:牛肉膏0.3克,蛋白胨1.0克,氯化钠0.5克,溶解在1000毫升水中,调节pH 7.4~7.6;所述的固体培养基为:麸皮、草炭按照质量配比2∶1配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为地下水或至少放置12小时得自来水;所述的间歇好氧环境是指:环境中强制通气与静置等时段交替,即间歇12小时,通气期间溶氧量为2~6mg/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熟的堆肥产物是以牛粪、鸡粪和稻秸杆为原料,腐熟的堆肥产物是这样获得的:将牛粪、鸡粪和稻秸杆以1∶1∶0.2的干物质量比例混合,调节碳氮比=25~30∶1,水分含量调节到60~65%,进行堆肥,堆子高度80~100厘米;当温度逐渐上升到60~65℃持续2~3天时开始翻堆,以后每隔2~3天翻堆一次,当温度由高温逐渐回落到40~45℃时即可结束发酵,将堆肥产物自然堆放25~30天进行后熟,后熟产物即为腐熟的堆肥产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堆肥中使用的农作物秸秆的长度为5~6厘米;当粪便的水分含量高于70%,则用自然晒干的水稻秸秆掺入粪便水中调节水分含量,使其调节至60~65%后再按上述步骤堆肥;堆肥原料的碳氮比可以通过尿素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23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