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贴合触控面板体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2663.5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牧东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贴合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改良贴合触控面板体,包含软性透明薄膜层(1)、导电薄膜层(2)、 导电玻璃基板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面胶粘合层(3);其中,双面胶粘 合层(3)由间隔排列的粘合图案单元(31)之间通过连接段(32)连接后的整 体构成;分别在所述导电薄膜层(2)、导电玻璃基板层(4)的导电面设置电路 图案单元且与所述粘合图案单元(31)相吻合;导电薄膜层(2)的非导电面与 软性透明薄膜层(1)的一面压合,导电玻璃基板层(4)的电路图案单元与粘合 图案单元(31)一粘胶面相对应贴合,所述粘合图案单元(31)另一粘胶面相对 应贴合导电薄膜层(2)的电路图案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贴合触控面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2) 的宽度范围值在0.1毫米到0.9毫米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贴合触控面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粘合层 (3)的厚度范围值在0.1毫米到0.15毫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贴合触控面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图案单 元(31)之间至少有一个连接段(3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贴合触控面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图案单 元(31)呈矩形框状。
6.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贴合触控面板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无尘条件下进行;
步骤一:利用激光镭射将大片双面胶切割成间隔排列的粘合图案单元(31), 通过连接段(32)连接所述粘合图案单元(31)形成双面胶粘合层(3);
步骤二:在导电薄膜层(2)的导电面布设电路图案单元与步骤一中粘合图 案单元(31)相吻合,导电薄膜层(2)的非导电面与软性透明薄膜层(1)的一 面压合成一体;
步骤三:在导电玻璃基板层(4)的导电面布设电路图案单元与步骤一中粘 合图案单元(31)相吻合;
步骤四:将步骤一中双面胶粘合层(3)上的离形纸一次撕起裸露出粘胶后, 步骤三中导电玻璃基板层(4)的电路图案单元与步骤一中粘合图案单元(31) 一粘胶面相对应贴合,步骤一中粘合图案单元(31)另一粘胶面相对应贴合步骤 二中导电薄膜层(2)的电路图案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透明薄膜层(1)为聚脂 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牧东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牧东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26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伐普肽的方法
- 下一篇:吸附助凝式聚硅酸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