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自流式降水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011.5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高;邹厚存;吕国兵;郭护;邹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扬州市桩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自流 降水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坑的降水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当上部土层为粉土粉砂等易形成流砂土层组成的潜水含水层,下部土层为粘性土隔水底板时,使用常规的轻型井点或管井降水,这种井点或管井等降水措施,需要通过不间断抽水维持井管内的水位降深,以降低场地的地下水位,降水机械使用台班高,能耗大,而且上层粉土粉砂层与下层隔水底板结合界面处的地下水不易排除,残余地下水的渗流容易导致基坑边坡流土塌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建筑基坑现有降水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坑自流式降水施工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达到节约施工成本,并保证基坑边坡安全稳定的目的。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坑自流式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1.基坑土方开挖时,先使用轻型井点等常规降水方法降低场地地下水位,在基坑边坡上层潜水含水层与下层隔水底板结合界面处,设置砂袋反滤挡土墙,在反滤挡土墙后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
2.基坑开挖完成后,停止轻型井点降水,利用反滤挡土墙自流降水,让地下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透过反滤挡土墙自行流入坑底集水坑中,用潜水泵排出基坑;
3.利用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反滤挡土墙后的地下水位,当反滤挡土墙后地下水位高度大于3/4反滤挡土墙高时,启动轻型井点辅助降水,直至墙后地下水位低于3/4反滤挡土墙高。反滤挡土墙高度通过水井水跃值计算和含水层残余地下水位现场开挖试验确定,宽度按挡土墙稳定性计算确定。
所述的反滤挡土墙采用柔性编织袋填充砂粒堆码而成。填充砂粒粒径与墙后土层颗粒粒径之比满足反滤要求,使挡土墙既满足透水又满足挡土性能,一般满足D50=(4~10)d50,D50、d50分别为填充砂粒和墙后土层颗粒过筛颗粒累计重量占总重量50%的筛孔直径。
本发明方法简单,实施方便,利用反滤挡土墙自流降水与轻型井点辅助降水相结合,大大降低降水机械的使用台班,减少电能消耗,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保证基坑边坡的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坑自流降水施工的示意图;
图中:1反滤挡土墙、2水位观测井、3轻型井点、4集水坑、5潜水含水层、6隔水底板、7潜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1.在开挖基坑土方时,先使用轻型井点3降低场地地下水位,在基坑边坡上层潜水含水层5与下层隔水底板6结合界面处,设置用柔性编织袋填充砂粒堆码而成的砂袋反滤挡土墙1,填充砂粒粒径与墙后土层颗粒粒径之比满足反滤要求,使挡土墙既满足透水又满足挡土性能。在反滤挡土墙后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2;
2.基坑开挖完成后,停止轻型井点降水,利用反滤挡土墙1自流降水,让地下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透过反滤挡土墙自行流入坑底集水坑4中,用潜水泵排出基坑;
3.利用地下水位观测井2监测反滤挡土墙后的地下水位,当反滤挡土墙后地下水位高度大于3/4墙高时,启动轻型井点辅助降水,直至墙后地下水位低于3/4墙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扬州市桩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扬州市桩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脑损伤后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伤断指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