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瓜子黄杨出口盆景固体基质栽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102.9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弟;潘丽芹;袁小丽;丁昕;冯立国;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瓜子 黄杨 出口 盆景 固体 基质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盆景基质栽培的技术,特别是瓜子黄杨出口盆景固体基质栽培的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叶茂花盛,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在植物栽培加工技术上要求很高。
但随着人们环境安全意识的增强,一些国家开始实施不允许盆景带土入境,要进行专向性的出口盆景基质栽培。出口盆景专用基质栽培可以使盆钵更浅,从而充分发挥盆景的浅奇风格、更加突出景物的观赏效果,但由于基质的疏松和微量,盆景植株的健康生长成为出口盆景生产技术流程中的制约因子。因此,盆景市场急需研究、开发一种适合盆景无土栽培用的专用基质,特别是瓜子黄杨出口盆景固体基质栽培的技术,以满足瓜子黄杨盆景出口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提供一种瓜子黄杨出口盆景固体基质栽培的方法,使专用基质栽培的瓜子黄杨出口盆景的盆钵更浅,充分显示浅奇风格,更加突出瓜子黄杨的观赏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瓜子黄杨出口盆景固体基质栽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蛭石、泥炭、陶粒混合配制成的专用固体基质放置在栽培盆中,蛭石、泥炭、陶粒的体积比为2∶3∶1;
(2)选用朱士吾营养液配方配制瓜子黄杨盆景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
(3)将瓜子黄杨的根浸泡在瓜子黄杨盆景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中15min后,移栽到栽培盆内,瓜子黄杨的根置于栽培盆内专用固体基质中;
(4)对移栽好的瓜子黄杨植株根部浇水;
(5)移栽好七天后开始浇施瓜子黄杨盆景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每周浇施一次、每次浇施量为400ml。
所述的瓜子黄杨盆景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的浓度为100%。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蛭石、泥炭、陶粒混合配制成的专用固体基质放置在栽培盆中,蛭石、泥炭、陶粒的体积比为3∶2∶1;
(2)选用朱士吾营养液配方配制瓜子黄杨盆景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
(3)将瓜子黄杨的根浸泡在瓜子黄杨盆景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中15min后,移栽到栽培盆内,瓜子黄杨的根置于栽培盆内专用固体基质中;
(4)对移栽好的瓜子黄杨植株根部浇水;
(5)移栽好七天后开始浇施瓜子黄杨盆景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每周浇施一次、每次浇施量为400ml。
瓜子黄杨盆景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的浓度为100%。
本发明所述的朱士吾营养液配方:
本发明方法科学合理,生产实施容易,使用方便,植株生长效果好,有利于出口盆景基质栽培的推广应用。无土栽培用的基质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固定植株,并为植物根系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环境。本发明以瓜子黄杨(Buxus sinica)为栽培植物,专用固体基质材料选用蛭石、泥炭、陶粒,采用朱士吾营养液配方进行无土栽培的基质选配研究;通过检测植株生长及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以蛭石∶陶粒∶泥炭=2∶3∶1(体积比)+100%朱士吾营养液浓度的基质配方(M6)最为适合瓜子黄杨植株的生长,其次为蛭石∶陶粒∶泥炭=3∶2∶1(体积比)+100%朱士吾营养液浓度的基质配方(M8)。专用固体基质栽培瓜子黄杨,简化了盆景栽培中的翻盆换土、除草等工序,并能彻底根绝有害病菌和虫卵,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并便于制定产品标准,为盆景批量出口提供有利条件。出口盆景专用固体基质栽培可以使盆钵更浅,从而充分发挥盆景的浅奇风格、更加突出景物的观赏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瓜子黄杨(Buxus sinica)为试材,专用固体基质材料选用蛭石、泥炭、陶粒,采用朱士吾营养液配方进行无土栽培的基质选配研究;通过检测植株生长及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以M6(蛭石∶陶粒∶泥炭=2∶3∶1,100%朱士吾营养液浓度)基质配方最为适合瓜子黄杨植株的生长,其次为M8(蛭石∶陶粒∶泥炭=3∶2∶1,100%朱士吾营养液浓度)。
表1试验处理方案
表2混合基质的理化性质
表3不同基质配方对株高和新梢长的影响
注:表中不同英文字母表示同列各处理间差异达0.05显著水平。下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管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生血康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