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微量Ti的20MnCr5棒材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286.9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程维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ti 20 mncr5 棒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一种齿轮钢,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减轻表面裂纹的含微量Ti的20MnCr棒材。
背景技术
一般生产20MnCr5钢种时铸坯的表面极易出现纵向裂纹,有的裂纹深达20mm以上,在轧制后的成品上则表现为纵向通长裂纹,裂纹深度大约在0.20mm~10mm左右,在后道剥皮喷丸工序,裂纹浅的可以消除,深的裂纹在涡流探伤时被查出,该支圆钢只能判废。在生产实践中,第一批20MnCr5合同共投料453.64吨,合格产量184.860吨,综合合格率41%,很低,主要是涡流探伤不合格且裂纹深度较深,难以消除。经分析产生裂纹的原因是大颗粒的氮化铝在晶界处聚集,降低了晶界处的结合力,在结晶器内强制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组织应力超过该结合力,即会发生表面裂纹,而当Mn在1.10%~1.50%,Cr在1.00%~1.30%时,越靠近上线,氮化铝的聚集倾向越严重。在冶炼20MnCr5系列种时,添加0.010%~0.015%的微量元素Ti,由于Ti更容易与N结合生成小颗粒的氮化钛,因此就减少了生成的氮化铝数量,从而降低铸坯出现表面裂纹的可能性。钛铁的价格约1.1万元/吨,吨钢加钛成本约不到4元,相对于因表面裂纹而判废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生产20MnCr棒材中容易出现表面裂纹的现象,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微量Ti的20MnCr棒材,该含微量Ti的20MnCr棒材采用添加0.010%~0.015%的Ti元素来减少氮化铝的生成量,进而减少铸坯在生产20MnCr棒材时出现表面裂纹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含微量Ti的20MnCr5棒材,其特征在于:该20MnCr5棒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份:C:0.15%~0.22%,Cr:1.00%~1.30%,Mn:1.10%~1.50%,Ti:0.010%~0.015%,Si:≤0.40%,P:≤0.035%,S:≤0.035%,Al:0.015%~0.050%,余量是Fe。
本发明中,所述微量元素Ti的含量为0.013%或0.014%。
本发明真空处理结束后,在20MnCr5铸坯中添加0.010%~0.015%的Ti元素,能够减少氮化铝的生成量,在后序的轧制工艺中,进而减少铸坯在生产20MnCr棒材时出现表面裂纹的现象,提高棒材成品表面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微量Ti的20MnCr5棒材,该20MnCr5棒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份:C:0.15%~0.22%,Cr:1.00%~1.30%,Mn:1.10%~1.50%,Ti:0.010%~0.015%,Si:≤0.40%,P:≤0.035%,S:≤0.035%,Al:0.015%~0.050%,余量是Fe。
本实施中Ti按0.010%~0.015%控制,目标值为0.013%。
根据设计的化学成分,采用LF精炼+VD真空处理的方法冶炼2炉钢20MnCr5,共轧制了φ50mm~φ110mm五个规格七个批次的棒材。具体过程如下:
在真空处理后按照含钛量0.013%加入FeTi合金,实际钛含量分别为0.013%、0.014%,具体见下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氮晶体硅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镍耐候钢及其热轧板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