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511.9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邵起越;蒋建清;胡锦林;董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6 | 分类号: | C09K11/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光 led 红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白光LED的半导体固态照明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全固态、寿命长、工作电压低、抗震性及安全性好、光色调节简便等优点,是大家公认的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下一代照明光源,已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研发热潮。依据发光学和色度学原理,实现白光LED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案:1)通过红、绿、蓝三种LED芯片组合得到白光;2)通过紫外光LED芯片和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组合得到白光;3)通过蓝光LED芯片和黄色荧光粉组合得到白光。其中2)、3)为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具有结构简单,光效高、成本低等优势,是当前实现白光LED的主流技术。
现阶段,制造高显色指数、低色温、高效率、大功率白光LED是白光LED发展的总体趋势。红色荧光粉在调制白光的色温及改善其显色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人们提出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主要有硫化物、氮化物、钨钼酸盐等,但分别存在化学稳定性低、光效低和吸收率低等缺点,仍不能满足高性能器件的需要,因此开发新型的可用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化学性质稳定、发光性能优良的一种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可被蓝光(450-470nm)和近紫外光(350-420nm)激发,发射620-700nm范围的红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的方法,该荧光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无污染、成本低。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化学表达式为:
xMO·yMX2·GeO2:zMn
其中M为Mg、Zn、Ca、Sr、Ba中至少一种,X为F、Cl、Br中至少一种;其中2.0≤x≤5.0,0.1≤y≤1,0.001≤z≤0.1,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分别以以下物质为原料:
Ge的单质或含氧化合物,Mn的单质或含氧化合物,
Mg、Zn、Ca、Sr、Ba的单质或它们的单质的含氧化合物之中的至少一种,Mg、Zn、Ca、Sr、Ba的卤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并按所述荧光粉的化学组成及化学计量比称取相应原料,
b.将上述原料直接混合均匀后灼烧,或者添加反应助熔剂,并将原料和助熔剂充分混合均匀,将上述混合物灼烧,
c.灼烧产物经后处理过程,即制成本发明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在所述步骤b)中,助熔剂为碱金属卤化物、碱土金属卤化物、碱金属碳酸盐或硫酸盐、硼的含氧化合物、铵的卤化物、(NH4)2SO4或Al的卤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步骤b)中,助熔剂的用量为合成原料重量的0.005%~3%。
在所述步骤b)中,灼烧的条件是:灼烧温度在600-1600℃,灼烧时间1-40小时,灼烧次数为至少一次,灼烧气氛为空气、氧气、氮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步骤c)中,后处理过程为:将焙烧产物研磨,洗涤1-3次,过滤、烘干的过程。烘干温度90-150℃。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得的荧光粉可用于制造白光LED。该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可在以下几种情况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将此类荧光粉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并结合黄色荧光粉得到白光LED;将此类荧光粉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并结合绿色荧光粉得到白光LED;将此类荧光粉涂覆在近紫外LED上并结合蓝、绿荧光粉得到白光LED。
1.本发明材料基质非常稳定,它经过加热、水泡等过程,荧光粉发光强度基本不变;
2.荧光粉激发范围宽,可被250-480nm范围的光激发,发射620-700nm范围的红光。
3.该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激发光谱,监控波长为632nm。
图2为实施例1的激发光谱,监控波长为660nm。
图3为实施例1的发射光谱,激发光波长为375nm。
图4为实施例1的发射光谱,激发光波长为450nm。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一类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化学表达式为:
xMO·yMX2·GeO2:zM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孕妇护体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