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料稀相输送管路上的吸料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782.4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繁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34 | 分类号: | B65G53/34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输送 路上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物料稀相输送管路,尤其涉及到一种物料稀相输送管路上的 吸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物料稀相输送管路上的吸料器,大致有几种结构,有的采用料 枪直接插入容器内,有的是采用旋转供料器配后补气调节阀,有的是采用料箱 配前补气调节阀,有的是采用气动控制调节阀配过滤器。采用上述结构吸料器 的物料稀相输送设备均存在物料死角和外泄粉尘等问题,经常会在物料死角形 成堵塞现象,疏通非常困难,增加了管道的维护成本;外泄的粉尘会给用户生 产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及员工身体健康;同时,还造成大量原料浪费,增加 了生产投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疏通管道的物料稀相输送管路 上的吸料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物料稀相输送管路上的 吸料器,包括:料仓、旋转给料器和输送管,所述旋转给料器的进料口与料仓 相通,旋转给料器的出料口通过三通与输送管和平直的补气管相连,补气管通 过弯管与竖直的回气管相连,补气管还通过后补气调节阀与旁路管的一端相连, 旁路管的另一端与回气管相连。
所述的输送管通过前补气调节阀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连接管的另一端与 旁路管或者回气管相连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回收补气管中的物料的 物料稀相输送管路中的吸料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回气管伸入料仓 中,一直伸入与料仓相通的除尘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绕流式结构,可以通过打开前补气调 节阀或后补气调节阀,非常方便地疏通管道,大大降低了管道的维护成本;此 外,回气管中的物料混合气体在经过除尘器时,被除尘器中的滤芯所过滤,物 料回收至料仓中,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粉尘的外泄,同时,又节省了生产投入成 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1、料仓,2、旋转给料器,3、输送管,4、补气管,5、弯 管,6、回气管,7、旁路管,8、连接管,11、前补气调节阀,12、后补气调节 阀,13、上仓门,14、上料板,16、脉冲除尘器,17、上仓门盖,18、侧仓门 盖,19、支架,20、小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物料稀相输送管路上的吸料器,包括:安放在 支架19上的料仓1、安放在小支架20上的旋转给料器2和输送管3,旋转给料 器2的进料口与料仓1相通,旋转给料器2的出料口通过三通与输送管3和平 直的补气管4相连,补气管4通过弯管5与竖直的回气管6相连,补气管4还 通过后补气调节阀12与旁路管7的一端相连,旁路管7的另一端与回气管6相 连;所述的输送管3通过前补气调节阀11与连接管8的一端相连,连接管8的 另一端与旁路管7相连通,连接管8也可以与回气管6直接相连。在本实施例 中,所述的回气管6伸入料仓1中,一直伸入与料仓1相通的脉冲除尘器16中, 形成密闭输送环。
本发明所述的绕流式吸料器在多点供料时,还可采用多排并联式共用分布。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如图2所示,如物料袋为大包装时,则可以关闭侧 仓门盖18,打开上仓门盖17,通过吊装的方式将物料袋放置在上仓门13上, 如物料袋为小包装时,则可以关闭上仓门盖17,打开侧仓门盖18,将物料袋搁 置在上料板14上;正常工作时,料仓1中的物料经过旋转给料器2向输送管3 中输出。管道上的堵塞通常发生在旋转给料器2的出料口处,当发生堵塞时, 通过向输送管3中反向吹气,使得堵塞在旋转给料器2出料口处的物料反冲到 弯管5处,然后,可以通过打开后补气调节阀12补气,使得补气管4处形成负 压,再将反冲至弯管5中的物料吸出,使管路畅通;而当堵塞情况比较严重, 已经堵到输送管3时,则可通过打开前补气调节阀11补气,在输送管3中形成 负压,将堵在输送管3中的物料吸出,使管路畅通。当输送停止时,脉冲除尘 器16工作,脉冲反吹,使气体回流,将脉冲除尘器16中滤芯壁上的粉体抖落、 使其返回至料仓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繁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繁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取料机俯仰机构的防护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降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