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触觉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986.8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辉;宋宝泉;沈建华;王忠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达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23/00 | 分类号: | G01L23/00;B63B43/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兵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触觉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碰撞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触觉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工业技术中,船体碰撞的缓冲方法是将废旧轮胎捆吊在船体周围,或者用橡胶带安装在船体的四周,但这种船体碰撞的缓冲方法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1、碰撞点摩擦系数大,易损坏被撞物及船体本体;
2、碰撞部之材料的缓冲能力小;
3、不能通过智能控制进行自动控制及自动发出警报;
4、船舶外形不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触觉传感器缓冲能力小、船舶外形不美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触觉传感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触觉传感器,包括气囊,在气囊的外表面覆有一层防护体,气囊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控制板和防护盒,气压传感器位于防护盒内,防护盒与气囊联通,控制板连接通信线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气囊的个数至少为1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防护体为铁链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用废旧轮胎或橡胶带缓冲碰撞的处理手段,采用气囊缓冲大大减轻了碰撞时发生的冲击力,电子识别处理及状态报告可以方便船艇的自动控制和对环境的适应;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在船体周围捆吊与船体外观不协调的废旧轮胎方法,保持了船体的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2.防护盒,3.气压传感器,4.控制板,5.防护体,6.通信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触觉传感器,包括气囊1,在气囊1的外表面覆有一层防护体5,气囊1内设有气压传感器3、控制板4和防护盒5,气压传感器3位于防护盒2内,防护盒2与气囊1联通,控制板4连接通信线路6。
如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所述新型触觉传感器由气囊1组成,将该气囊1固定于船体周围,由气囊1来缓冲碰撞冲击力,在其外表覆有一层防护体5,气囊1内部气压与一气压传感器3相连;由气压传感器3检测出气囊1内部的气压变化,并由控制器识别出该变化是否为真正的碰撞动作,即可探知该气囊1是否发生碰撞;在将气压传感器3置于气囊1内部时,先将其置于一防护盒5内,但防护盒5与气囊1是联通的;然后由单片机采集气压传感器3所感测的数据,经分析处理后经通信电路告之总控制器。气囊1的个数至少为1个。防护体5为铁链网。
该缓冲装置由气囊1组成,将数个气囊1固定于船体周围,由气囊1来缓冲碰撞冲击力。在其外表面覆有一层铁链网,以防气囊1被硬物摩擦而破。
在每个气囊1中加一气压传感器3,气囊1内部气压与气压传感器3相连,由气压传感器3检测出气囊1内部的气压变化,即可探知该气囊1是否发生碰撞。当碰撞发生时,气囊1发生形变,内部气压发生变化(增大),这时气压传感器3检测出这种变化,经单片机处理后发送给智能控制器;因气囊1位置固定,所以智能控制器知道船体何处发生碰撞,在水中行驶时可以避开障碍物,或在靠岸时以调整姿态。
将气压传感器3置于气囊1内部时,先将其置于一防护盒5内,但防护盒5与气囊1是联通的。由单片机采集气压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经分析处理后经通信线路告之总控制器,从而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达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达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