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密过滤器用滤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5118.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俞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华能水处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48 | 分类号: | B01D29/4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过滤 器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过滤器用滤芯。
背景技术
在石油制备、生物医药化工、电站、造纸、环保和食品等行业都要使用过滤器对水质进行过滤,在过滤器中安装滤芯,已有技术中的过滤器用滤芯习惯称之为滤帽(又称滤元),滤帽由不锈钢筋条与绕复在不锈钢筋条外的不锈钢绕丝构成,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2148Y、公开号CN1138140A、公告号CN2463026Y、CN2514893Y、CN2907829Y、CN2072861U和CN200991608Y公开的过滤器中均安装有类似于中国专利CN2186595Y、CN2206666Y和CN2593877Y所公开的结构形式的滤芯(专利称水帽)。这种结构的水帽即滤芯具有强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的长处,但存在过滤效果欠缺的问题,对于水质的纯净要求较为严苛的场合很难适用。于是人们想到用纤维作为滤芯,将纤维缠覆在管壁上布满有孔的管体上,这种滤芯相对于由CN2186595Y、CN2206666Y和CN2593877Y等公开的滤芯而言具有水质过滤效果好的长处,但是当要更换滤芯时,往往连同管体一并撤换,也就是说将管体和缠包在管体外的纤维整体撤换,于是产生以下不足:一是不足于体现物尽其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二是造成使用水处理装置的厂商的使用成本的不合理增加;三是不利于保护环境,因为废弃后的滤芯不仅对日后处理构成麻烦,而且处理不当会损及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和有益于提高处理效果以及还可减少因废弃而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精密过滤器用滤芯。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精密过滤器用滤芯,包括一滤元,该滤元由间隔布置的并且形成为鼠笼状的纵向筋条和绕设在纵向筋条外的绕丝构成;一纤维过滤层,包绕在所述的绕丝外。
本发明所述的滤元的上端配接有一安装管帽,底部设有一滤元下封盖。
本发明所述的纤维过滤层是由纤维线构成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由纵向筋条和绕丝构成的滤元作为骨架,因此在启用一段时间后更换时,只要扒除纤维过滤层,将新的纤维过滤层绕设到绕丝外,无需废弃滤元,从而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对水质的处理效果,由于废弃物减少,不仅便于处理,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滤元1由材质为不锈钢的纵向筋条11和材质同样为不锈钢的绕丝12构成,由于各纵向筋条11彼此间隔,整体上围成犹如鼠笼般的形状,绕丝12焊固在纵向筋条11外,绕丝12之间存在有隙道,以便通液。在滤元1的上部焊固有安装管帽3,具体是将安装管帽3的下部的法兰盘31(也可称滤元上盖)与筋条11的上端面和最上层的一圈绕丝12焊固,在法兰盘31上还配有一密封圈311和在安装管帽3上配有紧固螺母32。在滤元1的下部(底部)焊固有滤元下封盖4。由纤维线如腈纶纤维线、丙纶纤维线或涤纶纤维线充任的纤维过滤层2绕复在绕丝12外。上述滤元1的具体结构细节可以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06666Y,属于公知技术,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
请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意了位于过滤器的筒体内的筒板5,安装时,将安装管帽3穿置于筒板5上预设的孔中,用紧固螺母32并且加垫圈321和密封圈322与筒板5固定,筒板5的下表面与密封圈311紧密接触,而筒板5的上表面则与密封圈322紧密接触。根据水处理能力的大小,过滤器的容积相应变化,配置在筒板5上的本发明的滤芯的数量及规格也可相应变化。
当使用一个时期后,需要对滤芯更换时,只要将本发明的滤芯从筒板5上卸下,清除绕丝12外的纤维过滤层2,整个滤元1仍可重复使用而无需废弃。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发明目的,体现了在上面的优点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华能水处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华能水处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5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