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抽运效应的磁共振信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6004.9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武贻;王慧贤;杨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3/20 | 分类号: | G01R33/20;G01R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贾玉忠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抽运 效应 磁共振 信号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共振信号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抽运效应进行磁共振信号检 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磁共振成像设备利用射频线圈接收信号。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通在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根据对易原理,感应电动势在磁共振成像中通常又写成
其中,为磁化强度矢量,为射频线圈的检测灵敏度,即单位电流所产生的 实验室磁场。信号主要来源于横向磁化强度矢量的贡献,可以进一步将其表示为
由于ω0=γB0,可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十分依赖于主磁场的场强,当主磁 场场强很低时,射频线圈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大大下降。为了提高信噪比,磁共振成像设备越 来越追求高场强的磁体,使得设备的制造维护费用大幅度上升,成为限制磁共振成像普及的 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信号检测能力,人们将一些灵敏度很高的磁场测量方法引入 到磁共振成像中以代替射频线圈。例如,在美国专利20070205767A1中,劳伦斯伯克利国家 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houjun Xu等人利用光学原子磁力计第一次得到了水的磁 共振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