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语音监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6210.X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钟芳伟;刘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焦丽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语音监控方法及装 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放站监控方案主要通过监控终端读取无线M2M(Machine to machine,端到端)模块的网络参数信息,并上报给网络监控服务器的方式来 实现,由于这种方式是针对通信链路的状态作出的监控方案,所以无法实时 准确地反映网络语音状况。在无线M2M模块直放站监控的应用领域,运营商 为了能够实时获得网络语音状态,希望使用远端语音回环功能对网络语音通 道的状态进行监控,即:监控终端在收到呼叫端的语音后,能把接收到的语 音原样反馈给呼叫端,通过这种自动语音回送方式可以很好的监控网络语音 状况。
目前,在现有的直放站语音监控行业中,主要是在M2M模块外围通过硬 件来实现对网络语音的监控,例如:
当无线M2M模块带PCM(Pulse coded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语 音接口时,可以通过无线M2M模块的PCM接口,在外围扩展硬件电路和器 件,将对端传送过来的语音回送给对端,以使对端可以听到监控终端返回的 对端自己的声音,从而对监控终端的语音状况进行监控。
当无线M2M模块不带PCM语音接口时,集成商通过在EAR(耳机)的输 出端口外接ADC器件,把接收到对端发送的模拟语音数字化,再把该语音发 给DAC器件转换成模拟语音,接到无线M2M模块的MIC(麦克风)管脚,实 现声音的远端回环功能。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 存在如下问题:
对于不带PCM语音接口的模块,在使用EAR的输出接口实现远端回环功 能时,由于远端发出的语音经过外部的ADC转换后,再经过DAC转换处理获 得的声音中通常会引入噪声,而导致声音失真,监控效果不准确;
对于现有技术中带有PCM接口和不带PCM接口的M2M模块来说,实现语 音监控的方案中都需要在无线M2M模块外围增加器件电路来辅助语音监控, 所以增加了外围集成成本和设计复杂程度,并且直放站行业无线M2M模块的 应用环境比较恶劣,增设的外围电路相对无线M2M模块本身来说,更容易受 环境影响(例如:烟雾、粉尘、湿气等),一旦外围电路器件被损坏,就会 导致语音监控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监控方法及装置,不仅能够针对直放站 网络语音进行监控,而且保证了监控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监控方法,技术方案包括:
接收并保存来自监控设备的监控语音;
向所述监控设备返回所述监控语音,以使所述监控设备进行语音监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语音监控装置,技术方案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来自监控设备的监控语音;
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监控语音后,向所述监控设 备返回所述监控语音,以使所述监控设备进行语音监控。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 现有直放站监控设备不能对网络语音状态进行监控的问题,完善了网络监控 范围,并且本发明由于不必在M2M模块上附加外围电路或器件,不仅大大降 低了集成商开发难度和集成开发成本,并且保证了较优的语音监控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 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语音监控方法的简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语音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语音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的音频解码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语音识别身份认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