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6404.X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康慧芳;郑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3/00 | 分类号: | F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杨志兵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联 声发 动机 驱动 制冷机 装置 | ||
1.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包括发动机级终端谐振 腔(1)、发动机级谐振管(2)、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6)、驻波段热缓冲管 (6)、行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7)、行波段热缓冲管(10)、行驻波级制冷机 单元(18)、制冷机级谐振管(14)和制冷机级终端谐振腔(15);其中驻波 级发动机单元(16)包括:第一室温端冷却器(3)、第一回热器(4)、第一 高温端加热器(5);行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7)包括:第二室温端冷却器(7)、 第二回热器(8)、第二高温端加热器(9);行驻波级制冷机单元(18)包括: 第三室温端冷却器(11)、第三回热器(12)、低温端换热器(13);其特征 在于,发动机级终端谐振腔(1)、发动机级谐振管(2)、第一室温端冷却器 (3)、第一回热器(4)、第一高温端加热器(5)、驻波段热缓冲管(6)、 第二室温端冷却器(7)、第二回热器(8)、第二高温端加热器(9)、行波段 热缓冲管(10)、第三室温端冷却器(11)、第三回热器(12)、低温端换热 器(13)、制冷机级谐振管(14)和制冷机级终端谐振腔(15)依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发动机级终端谐振腔(1)与发动机级终端谐振管(2)的组合用带 有移动活塞的发动机级终端谐振管(2)来代替;制冷机级终端谐振腔(15)与 制冷机级谐振管(14)的组合用带有移动活塞的制冷机级谐振管(14)来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行波段热缓冲管(10)中放置防止热辐射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防止热辐射的结构为一片或一片以上不锈钢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6)中的第一回热器(4)的温度梯度方向 与所述行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7)中的第二回热器(8)的温度梯度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6)、行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7)、行驻波级 制冷机单元(18)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单元之间通过缓冲管依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多个该装置并联或串联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声制冷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工作关系为:声功最初在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6)产生,经驻波段 热缓冲管(6)传播至行驻波级发动机单元(17)放大,再经过行波段热缓冲管 (10)传播至行驻波级制冷机单元(18)消耗,剩余声功在制冷机级谐振管(14) 和制冷机级终端谐振腔(15)中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4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入式光盘机升降装置
- 下一篇:适合铝门窗上横料安装的止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