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样装置及进行油田现场取样的系统,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6673.6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2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涛;石在虹;史爱萍;杨立红;苏建政;王雅茹;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装置 进行 油田 现场 系统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取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取样阀、取样瓶和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样瓶两端螺纹连接有所述取样阀,且所述取样阀的外连接为外螺纹卡套式连接;所述减压阀用于对取样瓶中高压气体进行减压并进样;所述减压阀包括外输进样端口,所述外输进样端口与外检测器连接;所述外输进样端口为卡套式连接端口,消除管路死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阀包括有安全阀结构,所述安全阀结构包括安全阀,气体回路和酸性气体中和池;当调节压力超过允许值4MPa或所述减压阀出故障时,所述安全阀开启,并将气体通过安全的气体回路排入到所述酸性气体中和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阀还包括有旋转手柄,压缩弹簧、垫块、膜片、顶杆和活门;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旋转手柄连接,另一端抵住所述垫块,所述垫块通过所述膜片,顶杆与活门连接;通过摇动旋转手柄,压迫弹簧并将力传导给所述顶杆,带开活门;所述活门的另一侧还安装有回位弹簧;
在所述减压阀上还设置有读取压力数据的高压表和低压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样阀和减压阀的阀门通径范围4~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样装置中各个部件,包括减压阀的材质采用抗硫的不锈钢材料,且取样瓶的压力上限为35MPA。
6.基于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取样装置进行油田现场取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井口气源,阀门组,干燥器,管路和取样装置;所述井口气源通过阀门的控制经过干燥器进入取样装置中,所述取样装置两端的阀门与取样瓶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所述井口气源与外输管路的连接为螺纹连接,其余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采用卡套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油田现场取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在取样装置另一端还设置有管路和中和剂容器池,用于中和多余气体;在所述系统管路中还设置有压力表,用于读取系统管路内部气体压力数值;所述干燥器中包含有干燥剂,用于干燥气体内水分;所述系统管路为不锈钢连接变径管线。
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油田现场取样系统进行取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取样方法为,
①.打开气源取样口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控制第一阀门调节样品流量,缓慢吹扫取样管路和取样装置;
②.关闭第四阀门,使取样装置内压力升高到设定压力,迅速关闭第二阀门,再由第四阀门缓慢将取样装置放空至常压;重复此操作;
直至有效吹扫容器清除取样装置及管路内原有的气体;
③.全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调节样品流量;
④.关闭第四阀门,充气到取样装置设定压力,迅速关闭所述第一阀门,记录取样装置内压力和气源温度;
⑤.关闭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取下取样装置,将各阀用肥皂水涂抹检漏;并用丝堵封堵各阀口,贴上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井口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在取样装置内温度等于或高于气源温度,且气源压力高于大气压。在气源压力为高压,压力范围为15MPa~25MPa时,取样步骤还包括,
(1)在生产压力和流量稳定时取样;
(2)取气位置应该选择节流阀前,取样管路选择大于4.6mm内径的耐压不锈钢管;
(3)排除取样装置内原有气体在低于5MPa压力下进行,取气时分级提高压力;
(4)干燥器的长度选择标准是长度与直径之比选3~5;同时设定压力要大于取样压力,器气源出口安装针形阀控制流速,保证能充分干燥气体;
(5)外界温度降低时,要具有加热和保温措施,保证样品不受温度的干扰;
(6)若在井口添加缓蚀剂,要在加入缓蚀剂前采用管路取样。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取样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应用于高含H2S/CO2气田井口取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6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涂敷装置以及方法
- 下一篇:起伏地表弹性波波动方程正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