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6777.7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伦增珉;吕成远;赵志峰;潘伟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岩缝洞型 油藏 物理 模型 制作 材料 方法 | ||
1.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材料包括物理模型中裂缝溶洞的制作主体材料和物理模型骨架材料;
所述的物理模型中裂缝溶洞的制作主体材料选自伍德合金和/或石蜡。
2.如权利要求1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材料,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伍德合金的用量按照下式进行计算:MA=V·φv&f·8.34,式中:
MA-伍德合金用量,g;
V-所加工模型的总体积,cm3;
φv&f-所加工模型中需要用伍德合金充填的裂缝和洞的孔隙度,%;
8.34-伍德合金的平均密度,g/cm3;
(2)所述的石蜡的用量按照下式进行计算:Mw=V·φw·0.90,式中:
Mw-伍德合金用量,g;
V-所加工模型的总体积,cm3;
φw-所加工模型中需要用石蜡充填的裂缝和洞的孔隙度,%;
0.90-常温下石蜡的平均密度,g/cm3。
3.如权利要求2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物理模型骨架材料由不同粒径的方解石、白云岩和玄武岩岩石纤维构成。成。
4.如权利要求3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方解石、白云岩的粒度大于60目,颗粒粒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其在模型中骨架材料的重量比为25%~85%之间;
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的粗细约为6~12μm,长度约为1~5mm,其在模型中骨架材料中的重量比不大于1%。
5.如权利要求3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用于制作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材料还包括物理模型胶结剂;
所述的胶结剂包括熟石灰和625号水泥,其中熟石灰占模型总质量的比例不超过15%,水泥所占比例5%~15%;所述的胶结剂还包括比例为1%~5%辅助胶结剂水玻璃。
6.如权利要求3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用于制作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材料还有其它辅助材料,所述的其它辅助材料为重质沥青质,重质沥青质和石蜡一起用于裂缝表面,实现其强亲油表面性质;重质沥青质用量不超过石蜡用量的5%。
7.如权利要求4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用于制作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材料还包括物理模型胶结剂;
所述的胶结剂包括熟石灰和625号水泥,其中熟石灰占模型总质量的比例不超过15%,水泥所占比例5%~15%;所述的胶结剂还包括比例为1%~5%辅助胶结剂水玻璃;
所述的用于制作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材料还包括其它辅助材料,所述的其它辅助材料为实现模型强度的水泥增强剂,其占模型总质量的比例不超过水泥用量的0.5%。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用伍德合金和/或石蜡制成不同尺寸和形态的溶洞、裂缝的模型;
2)待模型成型后,在高于85℃的温度下,将伍德合金和/或石蜡驱替出来,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裂缝溶洞。
9.如权利要求8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1)中,根据裂缝溶洞的空间几何形状和模型尺寸,利用伍德合金和/或石蜡加工裂缝和溶洞的模型,将加工好的模型放入模具中,浇注混合好的骨架材料,震荡使之充填均匀后,上紧模具并在CO2氛围中脱水老化10天;
所述的步骤2)中,将成型的物理模型在高于85℃的温度下,先用高压气体进行驱替,收集驱出的伍德合金和石蜡,并用溶剂清洗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7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