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7209.9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0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忠;周积果;傅建国;冯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土 矿长 距离 管道 输送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石输送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
背景技术
在矿山开采出的矿石通常在矿山选矿厂经过选矿等处理后以矿浆的形式输送到冶炼厂经过压滤后进行冶炼。
在矿山距离冶炼厂较近(通常小于20公里)的情况下,通常是在矿山选矿厂将矿浆浓缩成较高浓度的矿浆,然后用管道输送到冶炼厂。
然而,上述传统输送工艺不适合矿山距冶炼厂较长(通常大于20公里)的情况,因为在矿山选矿厂浓缩后的矿浆的浓度较高,选矿厂距离冶炼厂较远,输送管道长,因此矿浆在管道内输送困难。此外,在矿山浓缩矿浆得到的大量的水被浪费,没有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
此外,对于诸如铜精矿、锌精矿的矿石,传统上是在矿山将铜精矿或锌精矿制成矿浆,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冶炼厂,在冶炼厂经过压滤处理后用于湿法冶炼。
然而,上述工艺不适于红土镍矿,由于红土镍矿或具有类似特性的矿的流变特性与铜精矿和锌精矿不同,红土镍矿的过滤性差,不适合压滤处理,并且压滤后的红土镍矿含水量仍然非常高,浓度达不到冶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工艺衔接性好、输送效率高、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环保效益好的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矿山选矿厂用浓密机将红土镍矿矿浆一次浓缩到适于管道输送的浓度;将一次浓缩后的红土镍矿矿浆通过管道从矿山选矿厂输送到冶炼厂;和在冶炼厂用深锥浓密机对红土镍矿矿浆进行二次浓缩以用于湿法冶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由于首先通过浓密机将红土镍矿矿浆一次浓缩到适于管道输送的技术经济浓度,一次浓缩后的矿浆浓度低,因此矿浆容易在较长的管道内从矿山选矿厂输送到冶炼厂,然后在冶炼厂用深锥浓密机进行二次浓缩,用于冶炼,因此输送效率高,并且无需进一步对矿浆进行压滤,提高了效率。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实施例的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一次浓缩是将红土镍矿矿浆的浓度从7-8%浓缩到12-18%。
通过将红土镍矿矿浆的浓度利用普通浓密机浓缩到12-18%,即初步分离出了矿浆中的水,提高了矿浆浓度,又不影响矿浆在长距离管道内的输送。
所述二次浓缩是将红土镍矿矿浆的浓度从12-18%浓缩到30-35%。
通过利用锥角更小的深锥浓密机将红土镍矿矿浆的浓度二次浓缩到30-35%,例如二次浓缩到32%,可以使红土镍矿矿浆的浓度达到直接用于湿法冶炼例如湿法冶炼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还包括循环利用对矿浆进行二次浓缩得到的溢流水。
由于通过管道输送到冶炼厂的红土镍矿矿浆的浓度较低,因此利用深锥浓密机对管道输送来的矿浆进行二次浓缩时在冶炼厂会产生大量的溢流水,由于这些水在冶炼厂,因此可以重复循环利用。所述溢流水可以直接循环利用,也可以经过处理后循环利用。
经过二次浓缩后的红土镍矿矿浆的浓度达到了冶炼所需的浓度要求,因此可以对二次浓缩后的矿浆直接进行富氧高压浸出或富氧常压浸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红土镍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一次浓缩使用的浓密机就是普通的浓密机,只要能够将矿浆浓缩到适于管道输送的技术经济浓度就可以,深锥浓密机是锥角小于普通浓密机的浓密机,能够将矿浆浓缩到适于直接用于湿法冶炼的高浓度,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此外,传统上,冶炼厂都是建在矿山附近,距离通常小于20公里。对于大于20公里的距离,这里称为长距离,但是上述20公里的距离并非绝对的短距离和长距离的分界点,例如长距离所指的距离可以在20公里左右浮动,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能够容易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赤菱和钒钛铁精矿混合加工球团矿工艺
- 下一篇:顶枪旋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