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高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7409.4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侯成林;李星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7/2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费碧华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菌素 毛竹 种子 真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真菌菌株,尤其涉及一株能够高效生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本发明还涉及该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在制备竹红菌素中的应用,属于竹红菌素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竹红菌素(hypocrellin)是竹小肉座菌和竹黄子实体的主要有效成分,属苝醌类化合物,是目前已知的在可见光区内优良的光敏剂,具有显著的光疗作用,临床上已用来治疗皮肤病,如外阴白色病变和软化疤痕疙瘩。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具有优良的光敏杀伤肿瘤细胞和抑制艾滋病病毒HIV-1的作用,并且作为新型的光活化农药和潜在的光电转换材料,已得到生物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外对竹红菌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价值已经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已经取得很多实质性和突破性的进展,市场对竹红菌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迄令为止,竹红菌素是直接从竹小肉座菌和竹黄菌菌子实体中分离得的,而竹小肉座菌仅仅分布在云南局部地区,产量低;竹黄菌发生虽然较广,但是自然发生往往受到气候、寄主等多种因子的影响,而且年年“采摘”会导致资源枯竭,因此直接利用竹小肉座菌和竹黄子实体提取活性成分往往受到多种限制,很难大规模产业化加以利用,利用微生物菌株发酵生产竹红菌素可排除上述弊端,易于工业化生产,但其前提是需要分离得到能高效发酵生产竹红菌素的微生物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能够高效发酵生产竹红菌素的菌株;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通过对一株分离自广西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进行固体培养、摇瓶发酵和提取测定,获得了一株能够高效发酵生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菌株号为ZZZ-817),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NO:3135;保藏日期是:2009年6月26日;其分类命名是:(Shiraia bambusicola);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方法从来自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灵川镇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分离得到上述竹黄菌菌株:
取毛竹种子先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去除表面组织,无菌条件下切割成1cm3大小的组织块,然后在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30-60s,再用无菌水冲洗三次,转移到含PDA固体培养基(含0.4%的氯霉素)的平皿上,20℃进行培养,分离,即得。
经过分子鉴定,本发明所分离得到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ZZZ-817的分类地位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假球壳目(Pleosporales)、竹黄菌属(Shiraia)、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本发明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ZZZ-817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如下:
1、寄主
本发明的内生真菌分离自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e)种子。关于竹黄菌寄主的范围,文献报道不一致,林海萍等人认为有较广泛的寄主;赖光辉等人的观察则认为竹黄菌寄主范围很窄,主要是短穗竹属种。侯成林等近年在安徽省广德县竹种园以及旌德县的一些林场调查发现,竹黄菌在短穗竹上普遍发生,但与其相邻的其它各种竹种,包括刚竹属和水竹属的成员却没有任何症状。但迄令为止还没有有关毛竹上竹黄菌的报道。
2、培养性状
毛竹内生菌菌株ZZZ-817于26℃、PDA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约10d左右长满皮氏平皿,呈同心环状生长,生长速度经测量约0.336mm/d。
依据公式:
菌丝体日均生长速度(mm·d-1)=菌落半径增长长度(mm)/培养天数(d)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将上述毛竹种子内生真菌ZZZ-817菌株应用于生产竹红菌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毛竹种子内生真菌ZZZ-817菌株在生产竹红菌素中的应用,包括:
(1)将毛竹种子内生真菌ZZZ-817菌株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培养;
(2)从平板中挑取菌块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培养;
(3)将扩大培养的液体种子接入到液体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
(4)将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得到菌丝体;再从菌丝体中提取得到竹红菌素。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固体培养基优选为PDA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