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动力配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7479.X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姜英;涂华;陈洪博;陈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动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动力配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配煤是根据工业生产的需求,按照科学计算或由燃烧试验获得的配煤比,把两种或几种不同品质的煤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生产煤炭产品的工艺过程。动力配煤是将不同类别、不同品质的煤按比例配合的过程,利用各种煤在性质上的差异,相互“取长补短”,物尽其用,使之实现煤质互补,最终使配出的动力用煤在综合性能上达到“最优状态”,适应用户对煤质的要求,达到稳定燃煤质量、提高燃煤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动力配煤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动力配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测定各个候选原料煤的煤质指标;所述煤质指标为全水分、分析水、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灰熔融性温度和可磨性;
(2)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动力配煤的煤质指标;所述煤质指标为全水分、分析水、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灰熔融性温度和可磨性;
(3)根据每种候选原料煤和动力配煤的各项煤质指标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确定两种以上候选原料煤,作为生产动力配煤的原料,即原料煤;所述煤质指标为全水分、分析水、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灰熔融性温度和可磨性;
(4)根据每种原料煤和动力配煤的各项煤质指标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计算各个原料煤之间的质量配比;
(5)将步骤(3)确定的两种以上原料煤按照步骤(4)确定的质量配比进行配煤,得到动力配煤。
所述用户需求可为用户目标要求和成本要求。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合优化动力配煤技术,生产动力配煤产品的新方法。本发明中,利用动力配煤与各种原料煤的多项煤质指标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制定经济可行、科学优化的动力配煤方案,使得生产获得的动力配煤产品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煤质要求和环保要求,而且加工成本最经济可行,从而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实施例1、生产动力配煤
1、原料煤煤质分析
分析单个原料煤的煤质指标。煤质指标包括全水分、分析水、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灰熔融性温度、可磨性。
2、用户目标分析
分析用户的目标要求,包括煤质指标以及经济成本,得到动力配煤的煤质指标。煤质指标包括全水分、分析水、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灰熔融性温度、可磨性。
3、确定原料煤的组合
利用动力配煤与单个原料煤多项煤质指标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获得满足用户目标要求且加工成本最经济可行的原料煤组合方案。
4、确定原料煤的质量配比
在确定原料煤组合方案的基础上,利用动力配煤与单个原料煤多项煤质指标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求解满足动力配煤指标(用户目标条件且加工成本最经济可行)的原料煤的质量配比。
5、根据确定的原料煤组合及其质量配比进行配煤,得到动力配煤。
按照本方法生产获得的动力配煤产品的煤质指标(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灰熔融性温度、可磨性)预测值与实际化验值的绝对误差满足国家标准(GB/T212、GB/T214、GB/T213、GB/T219、GB/T2565)规定的不同实验室再现性精密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矩形扫描的图像声纳装置
- 下一篇:脉冲超宽带雷达信号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