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媒体广告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7615.5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裴忠国;杨光宇;郑光华;刘光远;丛才巍;张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27/00 | 分类号: | G09F27/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媒体 广告业务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数据业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媒体广告业务 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媒体广告行业基本上由媒体广告系统运营商和广告内容提供商两部 分组成。系统运营商将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媒体广告节目通过媒体终端进行播 放,并相应的针对播放的媒体广告节目向内容提供商进行收费。例如,媒体终 端位于商场、地铁、火车站、营业厅和写字楼等地内,面向这些地点的人群播 放媒体广告节目,经过媒体终端的观众即看作是接受媒体广告节目的观众。
目前媒体广告节目的播放,一般是按预先设置好的媒体广告节目顺序在媒 体终端上播放,而媒体广告节目播放后的效果,即接受该媒体广告节目的观众 的情况是媒体广告投放者关心的问题,且媒体广告节目播放后的效果差,浪费 了媒体广告系统中与媒体广告业务处理相关的系统资源。
对于媒体广告节目播放的计费,也是在播放之前已经确定了具体的收费金 额,而由于确定媒体广告节目播放后的效果,即也无法保证已经确定了的收费 金额相对该媒体广告节目的播放是否合理,进而经常导致收费金额与媒体广告 节目播放的实际影响不相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广告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系统,用以更合理 的、更有针对性的处理媒体广告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广告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指纹检测和/或眼底扫描检测,采集媒体广告节目播放时对应的受众信 息;所述受众信息表征了接受媒体广告节目的观众的信息,包括当面对一个观 众进行媒体广告节目播放时该观众的身份;
确定出该观众的个人信息,并选择对应该观众的个人信息的媒体广告节目 进行播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媒体终端发送的媒体广告节目播放时对应的受众信 息;所述受众信息由所述媒体终端通过指纹检测和/或眼底扫描检测采集,表征 了接受媒体广告节目的观众的信息,包括当面对一个观众进行媒体广告节目播 放时该观众的身份;
控制单元,用于确定出该观众的个人信息,并选择对应该观众的个人信息 的媒体广告节目进行播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媒体终端,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指纹检测和/或眼底扫描检测,采集媒体广告节目播放 时对应的受众信息;所述受众信息表征了接受媒体广告节目的观众的信息,包 括当面对一个观众进行媒体广告节目播放时该观众的身份;
控制单元,用于确定出该观众的个人信息,并选择对应该观众的个人信息 的媒体广告节目进行播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媒体广告业务处理系统,包括:媒体终端和应用 服务器;其中:
所述媒体终端,用于通过指纹检测和/或眼底扫描检测,采集媒体广告节目 播放时对应的受众信息;并将所述受众信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受众 信息表征了接受媒体广告节目的观众的信息,包括当面对一个观众进行媒体广 告节目播放时该观众的身份;
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确定出该观众的个人信息,并选择对应该观众的个 人信息的媒体广告节目进行播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在媒体广告节目播放时根据人体生物特征采 集对应的受众信息,由于该受众信息表征了接受媒体广告节目的观众的信息, 也即反应了媒体广告节目播放后的效果,因此,根据采集的受众信息处理媒体 广告业务,如对后续媒体广告节目的播放进行控制等,可以更合理,也更有针 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广告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媒体广告节目播放计费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采集的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有效受众人数统计示意 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媒体广告节目播放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媒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媒体广告业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广告业务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轮胎自动裂解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餐饮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