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带-转盘组合式喂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7990.X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江;姜凯;宋卫堂;郭瑞;乔晓军;王成;郑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9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转盘 组合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提供了一种输送带-转盘组合式喂苗装置,用于移栽机移栽过程中的钵苗喂入作业。
背景技术
国内外开发的半自动秧苗移栽机具大致可分为:钳夹式、导苗管式、吊篮式和挠性圆盘式等4种类型,均采用人工喂入秧苗,栽植速率一般为30~60株/分钟。以上机型均存在栽植速率低、人工喂苗作业强度过大等问题,并且喂苗速度不能过高,否则漏栽率增加,人工喂苗速度限制了拖拉机行驶速度,使得两个速度都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钵苗自动排序、等株距喂入、降低操作者作业强度,以及栽植速度快、结构简单、作业稳定的输送带-转盘组合式喂苗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输送带-转盘组合式喂苗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安装有地轮,转盘动力轮,以及输送带动力轮;输送台,通过输送带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用于钵苗的输送;分钵转盘,通过分钵转盘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用于钵苗单株分钵;漏苗挡板,水平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分钵转盘正下方,且漏苗口与导苗管进苗口对应,用于将钵苗等时间喂入导苗管。
其中,所述输送台包括:输送带,安装在所述输送台上,带动放置其上的钵苗进行输送;钵苗排序挡板,相对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台左右侧板上,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用于若干钵苗的自动排序;输送带带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台的主动辊上,为所述输送带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分钵转盘包括:转盘中心轴,通销子安装于分钵转盘支架上,用于分钵转盘整体旋转动作支撑;分钵转盘带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中心轴上,为分钵转盘提供动力;苗筒,均匀分布固定安装于苗筒支撑板上,完成钵苗单株连续喂入导苗管;苗筒支撑板,固定安装在转盘中心轴上,用于固定安装所述苗筒;漏苗活门,分别通过活门连接杆旋转配合安装于所述苗筒下端,其数目与所述苗筒数目一致;苗筒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两个相邻苗筒之间,用于钵苗分钵挡苗。
其中,所述输送带动力轮和所述输送带带轮通过输送带皮带相连,为所述输送台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转盘动力轮和所述分钵转盘带轮通过转盘皮带相连,为所述分钵转盘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苗筒与所述输送台的主动辊外侧相切配合安装。
其中,所述钵苗排序挡板设计为V型加直通型轨道。
上述装置中,所述输送带与钵苗排序挡板主要完成秧苗输送和秧苗自动排序,输送带动力来源于机架(地轮轴)上的输送带动力轮,通过改变输送带带轮与输送带动力轮传动比来实现输送带速度调整。
另外,所述分钵转盘通过苗筒支撑板将各个苗筒固定连接,每个苗筒附带一个漏苗活门,且每两个苗筒之间有连接板相连,苗筒连接板完成钵苗等距分苗作业;分钵转盘带轮固定安装于转盘中心轴,转盘动力来源于机架(地轮轴)的转盘动力轮,通过改变分钵转盘带轮与转盘动力轮传动比来实现转盘速度调整。
另外,所述漏苗挡板的漏苗口与导苗管入苗口对应安装,保证苗筒旋转至导苗管入苗口上方时,秧苗顺利落入导苗管;漏苗挡板挡住漏苗口完成漏苗活门的有序开闭动作。
另外,所述输送带与分钵转盘配合作业完成秧苗单株连续喂入至苗筒。
另外,所述输送带动力轮与分钵转盘动力轮固定安装于机架(地轮轴)上,两动力均来源于地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秧苗自动排序输送带与分钵转盘喂入机构的动力采用地轮提供,节省了动力输入,并可通过改变输送带带轮与输送带动力轮、分钵转盘带轮与转盘动力轮的传动比,实现喂入速度与移栽株距的调节,能准确的实现不同株距要求的移栽作业;漏苗挡板与苗筒活门的精确配合,实现了秧苗自由落苗作业;具有结构简单、株距可调、移栽质量稳定,可将栽植速率提升至80株/分钟,提高移栽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操作者劳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输送带-转盘组合式喂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喂苗装置输送带上秧苗排序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喂苗装置输送带上秧苗排序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喂苗装置的分钵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a:地轮;2:转盘驱动皮带;3:转盘支架;4:分钵转盘带轮;5:输送带皮带;6:输送带支架;7:输送台;7a:输送带;8:钵苗排序挡板;9:钵苗;9a:排序钵苗;10:输送带带轮;11:分钵转盘;12:漏苗挡板;13:输送带动力轮;14:转盘动力轮;15:漏苗活门;16:活门连接杆;17:苗筒支撑板;18:苗筒;19:苗筒连接板;20:转盘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