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8588.3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3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明;吴晓梅;曹秦峰;郭同文;王波;胡欲晓;李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64/00;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扰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持有移动终端的用户越来越多,因此如何为每个移动终端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成为每个运营商关注的重点。由于现有的通信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通信设备,例如阻断器、直放站等等,而不同通信设备产生的相同频率的信号之间会相互干扰,因此在通信网络中存在的大量的通信设备对使用相同频率的移动通信设备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影响了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
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需要确定对移动设备造成干扰的干扰源的位置,从而可以进行消除。目前定位干扰源的方法包括:
当优化工程师通过登陆移动通信系统,确定移动通信设备受到干扰时,采用扫频仪及定向天线,在受到干扰的移动通信设备所在的位置区域进行扫频,根据在该位置区域内的多个位置点确定的电平最大干扰信号的方向,经过该多个位置点对应的电平最大干扰信号的方向的交点,即为干扰源所在的位置。或者,在确定干扰源的位置时,为了避免受到周边建筑物折射信号的影响,可以在受到干扰的移动通信设备所在的位置区域内的多个海拔较高的位置点,进行干扰源位置的确定。
在确定干扰源的位置时,还可以当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通过登陆移动通信系统,确定移动通信设备受到干扰时,采用扫频仪及位于可移动的设备上的自动旋转天线,在受到干扰的移动通信设备所在的位置区域内,确定信号最强的干扰源的来波方向,从而确定干扰源的位置。
但现有技术中确定干扰源的方法都是在确定移动通信设备受到干扰时,即被动情况下进行的干扰源的定位,因此不能及时的发现、消除干扰源,并且现有技术中定位干扰源的方式因为受到建筑物的影响,造成定位的精度不高,当受到建筑物的干扰很强时,还可能导致无法定位干扰源的位置,同时,当同一地区存在多个干扰源时,多个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信号会相互叠加,也会严重影响干扰源定位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定位干扰源时,精度低、准确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包括:
根据每个采集点采集的信号,确定所述每个采集点采集的干扰信号对应的来波角;
针对每个采集点,根据该采集点以及与该采集点采集的干扰信号对应的来波角,确定经过该采集点的干扰源路径轨迹;
确定每个采集点中每个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每个采集点中每个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及确定的所述干扰源路径轨迹,确定干扰源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源的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采集点采集的信号,确定所述每个采集点采集的干扰信号对应的来波角;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采集点,根据该采集点以及与该采集点采集的干扰信号对应的来波角,确定经过该采集点的干扰源路径轨迹;
干扰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采集点中每个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每个采集点中每个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及确定的所述干扰源路径轨迹,确定干扰源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每个采集点采集的干扰信号对应的来波角,并确定经过采集点的干扰源路径轨迹,根据确定的所述每个采集点中每个信号的属性信息,及确定的所述干扰源路径轨迹,确定干扰源的位置。由于具有相同的属性信息的信号可能为同一干扰源发出的信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具有相同属性信息的信号对应的来波角确定的路径轨迹的交点,作为干扰源的位置,从而有效的消除了由于建筑物对信号的折射造成的干扰,以及不同干扰源信号之间叠加产生的干扰,使确定的干扰源的位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干扰源定位的过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信号属性信息,确定干扰源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干扰源定位的详细实施过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源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8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袋专用收集箱
- 下一篇:粉粒物料罐流化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