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分离他汀类物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1733.3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9/30 | 分类号: | C07D30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戚秋鹏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分离 物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分离他汀类物质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超临界CO2提取技术来提取分离他汀类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他汀类(statin)药物为降胆固醇药,其能减少肝脏生成胆固醇量。临床上用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Lipoprotein,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外,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此外还可以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他汀类药物包括:微生物生物合成及其化学半合成衍生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等;以及完全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瑞舒伐他汀、Pitavastatin等。
通过微生物生物合成的他汀类药物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微生物发酵液经固液分离收集菌丝(即他汀类药物),对菌丝干燥后采用有机溶剂抽提,之后将抽提液浓缩,结晶,从而得到粗晶体,然后经过重结晶得到最终产品。
目前微生物生物合成的他汀类药物的分离提取工艺主要采用又有机溶剂提取法,该提取法存在以下缺点:1、在分离提炼过程中大量使用了二氯甲烷、乙腈、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有机溶剂,从而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于环境有污染,对于操作人员的健康有毒害;2、其工艺路线比较复杂,提取过程步骤多,操作工艺点的技术要求多;3、目标产物的损失较大,得率低,因此生产成本高;4、成品纯度较低;5、成品有有机溶剂残留,影响成品质量。
超临界CO2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为:CO2的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分别为31.05℃和7.38MPa,当处于这个临界点以上时,此时的CO2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双重特性。它既近似于气体,粘度与气体相近;又近似于液体,密度与液体相近,但其扩散系数却比液体大得多,是一个优良的溶剂,能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扩散作用将许多物质溶解。同时,在稍高于临界点的区域内,压力稍有变化,即引起其密度的很大变化,从而引起溶解度的较大变化。因此,超临界CO2可以从基体中将物质溶解出来,形成超临界CO2负载相,然后改变压力或温度,超临界CO2的溶解度降低,这些物质就与CO2分离而沉淀(解析)出来,从而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不同的物质由于在CO2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溶解状况不同,使这种提取分离过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工艺简单、成品纯度高、得率高的提取分离他汀类物质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超临界CO2提取技术来提取分离他汀类物质的方法,并利用他汀类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加入夹带剂来改善提取分离效率。该方法包括以超临界CO2为溶剂对微生物生物合成的他汀类物质菌丝进行萃取和分离的步骤,其中,所述萃取步骤中的夹带剂优选为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乙醇和/或丙酮。在夹带剂为多种成分时,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并不特别限定,其可以是任何的比例。
其中,所述他汀类物质优选为美伐他汀、普伐他汀、或洛伐他汀。
在一次分离的情况中,所述一次分离优选是在温度为30℃至50℃、压力为5.5MPa至8MPa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中,更优选地,所述温度为35℃,所述压力为6MPa。
在进行一次分离的情况中,所述萃取步骤优选是按照下列方式进行的:
1)将他汀类物质的菌丝干燥至含水量为5%至30%,然后粉碎成粒度为20目至50目粉末;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1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