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2194.5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司志勇;肖钊铝;刘平;尚明心;许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苛化碱液 浓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涉及一种拜耳法、拜耳-烧结联合法氧化铝生产补碱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拜耳法、拜耳-烧结联合法氧化铝生产苛化补碱过程中,受苛化原液浓度基本一定影响,且该苛化工艺所必须使用的石灰乳采用清水与生石灰化制,使苛化后的苛化液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偏低无法进一步提高,造成苛化产物苛化液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只能够维持在75-95kg/m3。
与此同时随苛化系统石灰乳所带入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大量水,造成补碱后拜耳法系统矿浆浓度冲淡、母液浓度冲淡,致使氧化铝溶出率下降,过程能耗升高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拜耳法、拜耳-烧结联合法氧化铝生产苛化补碱液中的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进而消除因苛化过程额外带入氧化铝生产流程水量造成的过程能耗升高对氧化铝生产带来的影响,达到节能降耗的最终目的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是将苛化后反应产物苛化液通过沉降、过滤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料滤除,得到的净化苛化液稀释后,与石灰混合,进行化灰过程,将得到的石灰乳用于苛化反应过程。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净化苛化液稀释过程是采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苛化液、赤泥大坝回水、蒸发器冷凝水、循环水或清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源混合,按苛化后反应产物苛化液与水源比例为0.2-1∶1进行稀释的。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净化苛化液稀释后,与石灰混合,进行化灰过程得到的石灰乳的苛性氧化钠浓度为3kg/m3-90kg/m3,氧化铝浓度为在0kg/m3-15kg/m3。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苛化反应过程的温度为75℃-110℃,苛化反应时间为1.5小时-2小时。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苛化反应过程控制苛化反应至苛化液碳碱与全碱比值至0.01%-20%。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采用最终苛化液部分循环作用于苛化过程,进而提高最终苛化产物的苛化液的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至100kg/m3-135kg/m3。将提高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后的苛化液作用于氧化铝生产过程拜耳法原矿浆配钙过程或其它工艺过程,提高其石灰乳液相中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至100kg/m3-135kg/m3。
本发明的方法,可在原工艺苛化液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的基础上提高5-60kg/m3,对减少氧化铝拜耳法原矿浆、母液冲淡,提高拜耳法氧化铝溶出率,降低过程能耗作用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苛化碱液浓度的方法,其过程包括:
(1)采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苛化液、赤泥大坝回水、蒸发器不合格冷凝水、循环水、清水、或其它的低氧化铝浓度较高碱含量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源,按相应的苛化液与水源比例0.2(0.2-1)∶1或多种比例进行混合的液体与生石灰进行石灰乳配制。
(2)保持用于苛化作用的石灰乳液相中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在3kg/m3~90kg/m3范围,氧化铝浓度保持在0kg/m3-15kg/m3范围,使此部分石灰乳作用于苛化过程。进而提高最终苛化产物的苛化液的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
(3)控制苛化作业的温度于75℃-110℃,苛化时间保持在1.5小时-2小时。
(4)控制苛化作业效果,至苛化液碳碱(碳酸碱)与全碱(碳酸碱加苛性碱)比值至0.01%-20%。
本发明的方法,将最终苛化液部分循环作用于苛化过程,进而提高最终苛化产物的苛化液的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至100kg/m3-135kg/m3。将提高苛性氧化钠(苛性碱)浓度后的苛化液作用于氧化铝生产过程拜耳法原矿浆配钙过程或其它工艺过程,提高其石灰乳液相中至100kg/m3-135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