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性聚氨酯多孔载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42400.2 申请日: 2009-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1735475A 公开(公告)日: 2010-06-16
发明(设计)人: 邢新会;冯权;唐黎明;卢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北京思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J9/42 分类号: C08J9/42;C08L75/04;C02F3/34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史双元
地址: 10008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亲水性 聚氨酯 多孔 载体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用亲水性涂料对聚氨酯进行表面改 性的一种亲水性聚氨酯多孔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逐年严格,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存在COD去除效率不高, 硝化效率差等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氨氮含量较高的废水,其去除效果不理想, 难以达到日益严格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目前很多已经建成的生活污水处理厂面 临提高处理能力和提高处理指标的难题。在现有构筑物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单位 体积的处理能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通常采用载体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浓度的方法,不仅可以提 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和处理效率,而且通过使用载体可以提高传统生物膜法耐冲 击负荷、污泥龄长和剩余污泥量少的特点,又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和运转灵活 的特点。载体材料表面的生物膜既要求有较高的吸附强度,又要能满足微生物的 生理活动的需求,另外,一般水环境的pH值大于微生物本身的等电点(一般为 3.5v左右),细菌表面将会由于氨基酸的电离作用而带负电性;而一般的有机高 分子材料的表面带有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的相斥作用,将不利于微生物在其表 面粘附。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载体表面大都是疏水性材料,微生物在其 表面固定不牢固、挂膜周期长和比表面积低的缺点,且比表面积较小,固定微生 物的量有限。其中发泡聚氨酯具有较大的比较面积且容易发泡制得,而且已经应 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但该载体表面是疏水性,微生物固定时间长、固定的生物量 有限,而且载体多孔内的微生物固定化强度弱,影响其规模化应用。因此开发具 有比表面积高、容易固定微生物、微生物固定强度大、易加工和使用方便的载体 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载体也应具价廉、耐磨和易装卸等特点。其重要的方法 之一是采用亲水化改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载体的不足和缺陷,而采用亲水性涂料对聚氨酯发 泡多孔材料进行亲水化改性,从形成一种亲水性聚氨酯多孔载体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聚氨酯多孔载体的制备工艺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1)配置浓度为5-40wt%的带有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水性聚氨酯改性剂;

2)将已发泡的聚氨酯在上述改性剂中,室温浸泡0.3h-1h、搅拌;

3)将浸泡改性剂后的多孔聚氨酯液和多孔聚氨酯进行分离;

4)将改性的多孔聚氨酯在室温或在60-100℃加热条件下干燥,得到改性的 多孔聚氨酯水处理载体。

所述多孔聚氨酯是指通过液态聚氨酯发泡形成不同孔径的多孔聚氨酯,并 经过加工形成立方体或圆柱体或球型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的效果:改性后的多孔聚氨酯 表面带正电或者负电,可以固定更多的微生物且固定牢固;改性剂为水性涂料, 对环境无毒而且操作简单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改性后的聚氨酯微生物固定量可 以达到1kg/L(湿重,含水率70%),远高于现有载体固定微生物量;采用改性聚 氨酯多孔载体的脱氮效率和活性污泥方法相比脱氮效率可以提高3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亲水性聚氨酯多孔载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改性聚氨酯多孔载体 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以聚合度为40-55的带有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水性聚氨酯改性剂;根据水处 理的要求,将已经发泡好的多孔聚氨酯加工成立方体或圆柱体的不同形状的载 体;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将多孔聚氨酯载体浸泡在改性剂中室温浸泡0.3h-1h, 使改性剂在多孔聚氨酯表面形成一层亲水膜,然后对浸泡改性剂的多孔聚氨酯进 行脱溶剂、干燥工序后、即可获得表面亲水且带不同电荷的多孔聚氨酯载体。

实施例1

以带有负电荷的水性聚氨酯改性剂对发泡成孔径为0.2-4mm的聚氨酯进行改 性,将水性聚氨酯改性剂配置成浓度为35%的改性剂,在常温搅拌的情况下将已 经加工好的边长为1.5cm的多孔聚氨酯立方体放入到改性剂中,浸没在改性剂中 0.5h,待改性剂和多孔聚氨酯表面反应完全后,将水性改性剂从聚氨酯多孔载体 中挤出,并将该聚氨酯在80℃进行干燥,干燥3h后即可以达到应用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思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思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