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丽格海棠栽培基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2678.X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翔;孙向丽;潘会堂;程堂仁;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棠 栽培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具体涉及利用菇 渣、小麦秆粉、玉米秆粉和花生壳粉为主要成分配制的丽格海棠栽培 基质。
背景技术
丽格海棠(Begonia×elatior)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 常作一年生栽培。其花形多样,花色丰富,观赏期长,花期正值元旦、 春节期间,是冬春季节美化室内环境的重要花卉种类,也是国际市场 上畅销的盆花之一。
泥炭是沼泽植物的遗体转变成的具有多组分、多级分、半胶体特 性的高分子复杂亲水体系。其有机质、腐植酸含量高,纤维含量丰富, 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性好,比表面积大,吸附螯合能力强,有较强的 阳离子交换能力和盐分平衡能力以及较高的生物稳定性。因此泥炭成 为无土栽培一种理想的有机基质,在设施园艺中应用广泛。
在丽格海棠的商业无土栽培中,通常采用泥炭为主要成分,同时 加入一定比例的珍珠岩,以克服单一基质在栽培过程中的缺点和不 足,提高栽培效果。
但泥炭的形成极其缓慢,需要经过若干地质年代。同时泥炭多产 自湿地和沼泽地区,而这些地区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成为多种生物的 栖息地,并对维持地球的生态环境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和工业对泥炭资源的大量需求, 掀起了挖掘泥炭资源的狂潮,逐渐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大量 物种的灭绝。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 开发和利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和便于规模化商品生 产的新的基质材料,以减少或替代泥炭的使用已成为当前设施园艺领 域内的热点。
另一方面,菇渣、小麦秆、玉米秆和花生壳是农林业生产中四种 常见的有机废弃物,其疏松多孔、透气性强、有机质含量丰富,稍加 处理便可作为良好的花卉无土栽培基质。且取材方便,来源广泛,可 作为替代泥炭的代用基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丽格海棠栽培基质,其 作为基质材料利用菇渣、小麦秆、玉米秆和花生壳等农林业有机废弃 物,从而获得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环境无害且便于规模化商品生 产的新的丽格海棠栽培基质。
本发明分别对菇渣、小麦秆粉、玉米秆粉和花生壳粉进行发酵处 理,并按照比例混合形成混合基质配方。本发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理 化性状分析,经过大量栽培试验,深入分析丽格海棠的形态和生理指 标,通过对丽格海棠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大量混合基质配 方中筛选出适宜的配方。
本发明的丽格海棠栽培基质,包括作为主要成分的有机废弃物基 质材料和作为辅助成分的珍珠岩,其中,所述有机废弃物基质材料是 能相互弥补单一基质理化性状的不足,改善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的, 分别经发酵处理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林业有机废弃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丽格海棠栽培基质中,所述农林业有机废弃物包括菇 渣、小麦秆、玉米秆和花生壳。
本发明的丽格海棠栽培基质中,有机废弃物基质材料和珍珠岩的 体积比优选为5∶2。
本发明的丽格海棠栽培基质优选为,所述有机废弃物基质材料是 分别经发酵处理的菇渣和花生壳的混合物,体积比为2.5∶2.5。
本发明的丽格海棠栽培基质优选为,所述有机废弃物基质材料是 分别经发酵处理的小麦秆粉和花生壳粉的混合物,体积比为2∶3。
本发明的丽格海棠栽培基质优选为,所述有机废弃物基质材料是 分别经发酵处理的玉米秆粉和花生壳粉的混合物,体积比为2∶3。
根据本发明,所述有机废弃物基质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 发酵处理的农林业有机废弃物混合形成。其原因是,菇渣、小麦秆、 玉米秆和花生壳作为农林业生产的四种有机废弃物,由于自身的C/N 较高,直接用于花卉无土栽培会导致花卉缺氮从而严重降低生产品 质。经过发酵处理后的菇渣在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存在保水性差和 pH偏高等缺陷,小麦秆粉和玉米秆粉在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存在体 积收缩和pH偏高等缺陷,花生壳粉在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也存在透 气性差、易板结等缺点。因此,本发明将不同种类的有机废弃物进行 了合理混配,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珍珠岩,以弥补单一基质理化性状 的不足,改善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