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2686.4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在斌;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练车 离合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屡创新高,人均汽车拥有量也在快速提升,人们对驾驶技术的学习需求也在增加,教练车市场也在快速发展。在此情况下,人们对教练车性能要求也在提高。教练车一般都有副制动操纵装置,但通常不具有副离合操纵装置。虽然部分教练车使用了拉线式副离合操纵装置,即通过钢丝拉索等部件使主离合踏板和副离合踏板联动,从而使副离合踏板的动作带动主离合踏板,以间接通过主离合踏板实现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但使用钢丝连接主副离合,容易因钢丝的磨损而造成疲劳断裂,可靠性不高。因此,需要一种性能可靠的离合操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实现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的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
本发明的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包括主离合踏板、副离合踏板和离合器的分离叉,其中,所述操纵装置还包括主液压机构和副液压机构,所述主离合踏板和副离合踏板分别通过所述主液压机构和副液压机构与所述分离叉联动。
优选地,所述分离叉在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设置有主插槽和副插槽,所述主液压机构和副液压机构分别包括主离合顶杆和副离合顶杆并分别通过主离合顶杆和副离合顶杆连接到所述主插槽和副插槽中。
更优选地,所述主液压机构包括主离合总泵、主液压油管和主离合分泵,所述主离合分泵包括主工作缸和主工作缸活塞,所述主离合总泵通过所述主液压油管连接到所述主工作缸,所述主工作缸活塞位于所述主工作缸内,所述主离合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工作缸活塞,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主插槽中;
所述副液压机构包括副离合主泵、副液压油管和副离合分泵,所述副离合分泵包括副工作缸和副工作缸活塞,所述副离合总泵通过所述副液压油管连接到所述副工作缸,所述副工作缸活塞位于所述副工作缸内,所述副离合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副工作缸活塞,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副插槽中;
所述主离合总泵和副离合总泵分别响应于所述主离合踏板和副离合踏板的踩踏力而分别对所述主离合分泵和副离合分泵提供液压。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学员和教练可以分别通过主离合踏板和副离合踏板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所述主液压机构和副液压机构可以独立、可靠地通过分离叉和分离轴承实现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控制离合器的本发明的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控制离合器分离时的本发明的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显示控制离合器接合时的本发明的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教练车离合操纵装置包括主离合踏板10、副离合踏板20和离合器的分离叉50,其中,所述操纵装置还包括主液压机构30和副液压机构40,主离合踏板10和副离合踏板20分别通过主液压机构30和副液压机构40与分离叉50联动。
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优点,首先说明离合器60的主要结构。离合器60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优选是能够通过分离轴承61实现分离和接合的形式。离合器60包括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离合器60通过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接合联动而传递动力,也就是实现离合器60的接合;离合器60通过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的分离而断开传动,也就是实现离合器60的分离。离合器60的接合和分离通常依靠分离轴承61实现。根据离合器60的结构不同,分离轴承61可以与离合器60的分离杠杆或膜片弹簧等部件连接。下面以具有膜片弹簧的离合器60为例进行说明。膜片弹簧的一端与分离轴承61连接,另一端与从动部分连接并在离合器60接合时使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压紧连接。分离轴承61的移动会使得膜片弹簧绕其固定支点旋转,从而使膜片弹簧松开对从动部分的压紧,以使离合器60分离。离合器60中还设置有使分离轴承61回复到接合状态的位置的回复部件,从而在通常情况下保持离合器60的接合。在具有膜片弹簧的离合器60中,膜片弹簧本身既可以起到分离杠杆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回复作用。由于分离轴承61、膜片弹簧和分离杠杆等部件是本领域公知的部件,本文对此不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